杨文举: 大学生活充实又精彩
同学帮助杨文举(中)熟悉座位。受访者供图
新闻回放:宁夏2022年唯一的盲人考生杨文举,今年是第二次参加高考,被银川能源学院录取。“心有光芒,逆风飞翔”,新消息报和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奖励他1万元“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杨文举是西吉人,从小双眼失明,父母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在吴忠租房打工,将他送进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新消息报》8月23日03版)
年终回访:杨文举是银川能源学院建校以来唯一的盲人学生,从入校开始,他就力图让同学们改变对残障者的固有认知。在此之前,同学们总以为他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被照顾。事实并非如此,入学不久,他就完全熟悉了自己需要活动的校园环境,包括所有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并且能独立在校园内活动。为了克服无法用视觉获取教材内容的困难,他在上课之前会主动向老师索要课件,提前预习,并在课后及时复习,课堂上总是积极和老师互动。
杨文举还竞选了班委,当选为组织委员。“我不能总接受别人的帮助,大学4年,我也要为班集体作点贡献。”在杨文举看来,他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代表着像他一样的视障者。
杨文举还加入青蓝轩文学社,进入文法学院学生分会学风建设部。他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获得文法学院第三届中华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银川能源学院第三届中华诗文诵读大赛二等奖、银川能源学院“书尽意来”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银川能源学院“百名校园榜样人物——爱校之星”等各种荣誉。
2023年,杨文举希望自己能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更好地融入同学中。 (记者 武晓瑜)
吴欣雨:上初中后依然甘做残障同学的“拐杖”
吴欣雨(右)与俞佳萌。受访者供图
新闻回放:“6岁起就自觉帮助身边不能独立行走的残障同学,这双友爱的手一牵就是6年……”今年6月26日,2022年度宁夏“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银川举办,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学校11岁的吴欣雨备受瞩目。6年来,她向从小罹患重病、身体不能直立的俞佳萌同学伸出援助之手,每天帮她背书包,扶她进教室……吴欣雨就像俞佳萌的“拐杖”,助她完成一切在学校里要走的路。(《新消息报》6月28日08版)
年终回访:吴欣雨已上初中,巧的是,她和俞佳萌又成了同班同学。12月25日,记者联系到吴欣雨现在的班主任——惠农中学七(2)班的曹丽霞老师,听她介绍了这对好同学、好朋友的情况。
吴欣雨和俞佳萌都是住校生,同住一间宿舍。考虑到俞佳萌的身体状况,曹老师专门找到宿管老师,将二人安排在一间向阳且离卫生间较近的宿舍。“刚开始,我把她俩安排成同桌,坐在第一排,后来发现,吴欣雨个子高,坐在第一排挡住了后面同学的视线,只好调开了。”曹老师说,俞佳萌的学习和生活,虽然也有其他同学帮忙,但主要还是吴欣雨来照顾。
“希望上初中后我们还能在一个班,能一直在一起。”小学毕业时,俞佳萌曾这样说。现在,俞佳萌怎么看待呢?她对吴欣雨说:“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你每天扶我上下学,帮我排队打饭、接热水,还陪我一起去卫生间。你对我的照顾让我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你,我会记你一辈子!”
吴欣雨的爸爸说,女儿1岁时奶奶去世,5岁时妈妈离开,从小和爷爷住在一起,养成了凡事靠自己的习惯。女儿能帮助别人,证明“她是有用的人”,做父亲的为她感到高兴、自豪。 (记者 何玉玲)
贺雪梅: 坚持做好事、做善事
贺雪梅。受访者供图
新闻回放:2022年11月17日15时许,同心县田先生的爱人不慎将一个装有30多克黄金的女士手包落在共享单车上,直到回家后才发现。“商场门前人流量大,30多克黄金首饰怕是有去无回了。”田先生夫妇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返回寻找,没想到手包被环卫工人贺雪梅捡到,而且贺雪梅一直在寒风中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失主赶来。(《新消息报》11月24日05版)
年终回访:贺雪梅拾金不昧的事被当地媒体及新消息报报道后,单位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纷纷转发消息,为她点赞。“对我来说,捡到东西物归原主再正常不过了,没想到大家能给我如此高的评价,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贺雪梅的孩子看来,“妈妈的这种行为深深感染了我,她是我的骄傲”。
如今,贺雪梅一如既往坚守在环卫一线,每天正常上下班。不过,她给自己“加码”了!用她的话说,拾金不昧的事不可能天天发生,但她会一直坚持做好事、做善事。 (记者 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