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美青海】泉水湾,一湾清水再奔流
2022-08-10 19:45:29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张玉婷)8月9日,2022“走进大美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媒行的记者们乘车从青海省乌兰县出发,赶往泉水湾。听到这个名字,大家的脑海中都浮现出清澈的潺潺流水,甘甜又冰凉。

  泉水湾是因乌拉斯塔山地下泉水喷涌而出自然形成的一湾清水而得名。早年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淡薄,把周边的植被全部挖了当柴火烧,让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成了戈壁沙滩。当地流传的“小风沙飞扬,大风沙满天,沙丘无脚年年走,庄稼遭埋常绝收”的民谣,便是对过去泉水湾沙害的真实写照。

IMG_5804.JPG

  前往泉水湾的路上,大巴车路过河东村,透过车窗满眼皆是绿,干净整洁的村道和连成片的青杨林,根本不会让人们把眼前这个村落与荒漠戈壁、沙尘暴联想在一起。过去,每年二三月份河东村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从泉水湾来的沙子在墙根堆得有一米高,巷道里满是沙子,连自行车都骑不动。“走五步退三步,十步之内不见爹和娘。”不仅自然灾害严重,村民们的农业和生活用水也十分困难。河东村两个社的村民们经常为灌溉农田抢水而闹矛盾,这一闹就是很多年……

  沿着河东村向东行驶,大巴车拐进一条曲折的砂路,路尽头的一排板房就是泉水湾生态管护站。沙蒿、柠条和青杨一眼望不到边际,半人高的芨芨草随风摇曳……10年前,乌兰县开始实施防沙治沙和防护林工程建设,但由于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属于柴达木沙漠区,植被结构简单、稀疏低矮、覆盖率低,所以种树在这里就成了一件难事。

IMG_5808.JPG

  10年间,通过不断改进,工程先后用芦苇草、麦草、燕麦草、PVC抗老化编织袋和稻草帘等多种固沙材料铺设机械式方格沙障。然后采用柴达木地区沙地杨树深栽旱作造林技术在方格内营造防风固沙林。主要选用一些耐旱耐寒的乡土乔木树种,如青杨、新疆杨、旱柳和灌木树种柽柳、乌柳、梭梭。在这里种树很困难,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补植补栽。经过一批又一批护林员的艰苦奋斗,泉水湾实施了工程固沙3500亩,防风固沙林4700亩,植被覆盖度从治理前的11%提高到治理后的36%,全年扬沙浮尘、沙尘暴的总天数大大减少。生态改善也解决了河东村整个村子的生活用水、牛羊饮水、农田灌溉用水。

WechatIMG696.jpeg

(青海新闻网 党成恩 摄)

  当天下午3点,正值烈日当头,肤色黝黑的护林员们穿着一身迷彩服,带着铁锨,朝着远处的沙丘走去。望着他们的背影,记者不禁感叹,是他们用汗水筑起了这道“绿色长城”,铸就了泉水湾的生态奇迹。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