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在塞上绽放
2021-10-09 09:30:42 来源:宁夏日报

吴忠市利通区第三小学:“互联网+镜子伙伴”描绘同心圆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拼搏组’组员上台领奖!”10月8日,在吴忠市利通区第三小学,六年级(4)班正在为本周获得“镜子伙伴”冠军组的4名学生颁发奖品。

  利通区第三小学副校长何淑芳介绍,“镜子伙伴”是以4名不同民族的学生为一小组,在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在思想上自我内化、在学习上自主合作、在生活上自我管理、在行为上自我矫正,促进学生形成一种合作、帮扶、互助、分享的“共同体意识”,让学生在“照镜子”中全面发展。

  近年来,利通区第三小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推进素质教育,借助“互联网+教育”标杆示范校项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传承红色基因、深耕红色沃土、探寻红色足迹”等教育内容,不断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模式,自2013年开始线下实践“镜子伙伴”评价体系以来,如今已初步形成“镜子伙伴”智慧管理评价“共同体”发展体系。

  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依托云校家,学校把“镜子伙伴”评价搬上了“云端”,在每个班级门口,都有一块电子屏幕。“这是我们的电子班牌。”六年级(1)班学生郭钰说,“在电子班牌中,里面有各种中华美德与民族团结故事,供大家点击学习,并且利用电子班牌,大家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镜子伙伴’积分和表现,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不足和差距,努力改进。”

  “我的目标是换一个篮球。”五年级(1)班学生丁子涵站在“童心向党·镜子伙伴”积分兑换奖品柜旁边说,“暂时我的积分还不够,我要和小组成员好好努力,争取在本学期攒够积分。”记者看到,奖品包含无人机、遥控车、篮球、书包、笔记本等近30种。“这些奖品,一部分由家委会自愿提供,一部分由学校出资设立。”利通区第三小学校长马力介绍说,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胸牌,正反面分别是姓名和二维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镜子伙伴”中的表现,扫描二维码进行赋分和记录,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课,统计学生积分,为“镜子伙伴”小组排名并进行奖励。在兑换积分时,还会邀请家长参加,不仅激励了学生,也拉近了家长、老师、学生的距离,使家校合作更和谐。

  “我们班52名学生分为了13个组,‘齐心协力组’‘天天向上组’‘乘风破浪组’……每个组的组名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他们参与‘镜子伙伴’的积极性特别高。”五年级(7)班班主任宋婷婷说,这种模式以智慧评价、积分兑换为载体,鼓励学生形成团结、合作、包容、向上的氛围,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愉快合作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在真诚互助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积极分享中提高协作的能力,让民族团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记者 杨 杰 文/图)

<p>  利通区第三小学六(4)班“镜子伙伴”周冠军组4名学生上台领奖。</p>

  利通区第三小学六(4)班“镜子伙伴”周冠军组4名学生上台领奖。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