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力是关键。去年以来,宁夏抢抓创建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重大机遇,能源经济呈现出不断向上的飞跃式发展。2022年首季,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建强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当家”产品和技术,开启了全新的新能源篇章。
“腔调”里的“野心”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建设现场。记者 党硕 摄
在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建设工地上,几幢灰白相间的厂房拔地而起。简约大气的建筑风格在蓝天映衬下显得颇有腔调。
这些厂房可并不只有“好看”这么简单。
“它们的外立面采用的是一种特殊材料。”4月6日,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常晓薇看着眼前的建筑,带着几分自豪介绍,这种三明治夹心保温外墙板,兼具承重、隔热、隔音、装饰功能,在提高建筑品质和性能的同时,可实现节能减排。
作为威力传动全新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化”“绿色化”既是底层逻辑,也是发展指向。从其核心建设内容来看,拥有10台自动穿梭车和1.4万个货位的智能立体仓库,以及全自动机械手喷漆生产线、AGV小车厂区无人物流、可视化集控调度计划管控中心等信息化系统的搭建,将在未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即按国际绿色建筑体系标准来设计,“在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结构等方面,新工厂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绿色理念,最大限度挤出节能减排空间。”常晓薇介绍,屋顶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和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为威力传动构筑起一个全新的绿色工厂,未来可在整个厂区实现“碳中和”。
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138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自2021年8月开工,截至目前,一期工程进度已完成约75%,预计今年7月可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威力传动精密减速器产能将会每年增加近6万台,届时威力传动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建筑工人正在进行厂房内部建设。
这个项目,从规划之初,便是奔着“最好”去的。“我们的建设目标是将新工厂建成自治区级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化绿色化示范工厂。”常晓薇说。
成立于2003年的威力传动,在2019年迎来了一次里程碑式“逆袭”。这家以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减速器、高精度光热回转减速器以及其他高端行星减速器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在这一年,年产值从千万元实现了亿元的突破,并以2020年不含税5.7亿元、2021年不含税6.1亿元产值的发展速度,一路光风霁月,拔节生长。产业涉足风电、光热领域,拥有授权专利85项,产品先后取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成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东方电气等风电行业龙头稳定供应商。为“大国重器”——东方电气集团1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配套专用减速器,填补了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偏航变桨减速器空白,并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
做企业,威力传动恒有宏图志。在它的成长故事中,先进的管理理念,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是它异军突起的“流量密码”。对威力传动而言,有十几年厚积薄发的扎实基础,有对技术和市场的不懈追求,当风口来临时,所有的选择都是顺势而为。
常晓薇离开项目建设现场时,再次回头看了眼已具规模的新厂房。厂区与一家热电厂比邻而立——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现代感十足的建筑群与年代感鲜明的冷却塔,一新一旧,在春日阳光下相映成趣。(记者 杨晓秋)
荒漠上崛起的“绿电巨人”
4月10日,在宁东宁煤梅花井、石槽村、红柳矿区,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顺着地势向远处蜿蜒,蔚为壮观。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光伏组件安装及发电调试、储能及离网式微网控制系统调试。
这是国能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作为我国首批大型风光电基地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集中式智慧光伏电站,是“西电东送”重要通道的绿色电源点。
这将是荒漠上崛起的绿色能源巨人。
“项目开发模式先进,采用‘光伏+生态’模式开发,充分利用宁东煤矿塌陷区土地资源,因地制宜、科学高效利用煤炭备采区、采空区、沉陷区及荒山荒坡,实现矿区‘光伏+生态’综合治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国能宁夏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项目所在地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有“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周边30km范围内分布有国能鸳鸯湖、宁东、方家庄多个大型火电厂,结合项目配套的20万千瓦储能电站,将为光伏发电消纳提供强大的调节保障,并且公网接入距离短,电能送出便捷。
“项目按照‘数字设计、智慧运维,远程监控、少人值守,多能互补、低碳高效’为标准,打造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集中式智慧光伏示范样板、单体规模国内最大的‘光伏+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示范基地。”在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运用数字化、5G技术、载波技术等,实现气象预测、土壤生态监测、主管道密封层三维设计、无人机巡检、自动清洗等低碳高效目标,将成为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集中式智慧光伏电站示范项目。
据介绍,国能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充分利用灵绍线配套的928万千瓦清洁煤电机组的灵活性、以及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耦合的协同优势,推进光火储一体化运营,夜间光伏无法发电时,煤电机组为新能源“托底”,到了午间光伏发电的高峰期,煤电机组就为新能源“调节”,尽可能实现新能源“应发尽发”,也较好地避免了“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实现新能源全容量稳定外送与全部消纳,有效缓解浙江等东部地区的用电紧张问题,把清洁煤炭再利用优势转化为绿色电能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单体规模国内最大的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示范基地。
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底全容量投产,年产值可达8.2亿元,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37亿度,可节约标准煤约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0万吨,还可减少大量的灰渣、烟尘、废水排放,节能环保效益显著,对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记者 丁建峰)
宁夏小牛自动化:从跨界走向“C位”
申报专利126项,划片串焊一体机产能居全国第一,自主研发的S4000超高速多切划焊一体机、DH180H汇流带焊接机、CP80排版机等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宁夏企业中,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牛自动化”)将“跨界”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从生产彩扩设备的企业成功跨界到新能源产业大军中,并成功占据国内串焊机C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4月8日,小牛自动化负责人说,正是在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方面孜孜以求,不断突破,才让小牛自动化有了如此成绩。
1999年,最初的小牛自动化是生产照片冲印设备的企业,但到了数码时代,随着照片冲印业务的大量萎缩,市场受限的小牛自动化也需要转型。2009年,企业瞄准光伏产业研发光伏组件串焊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跨界”创新尝试。
新能源光伏产业链中,芯片制造是最关键的过程之一,如果说晶圆是芯片的“承载者”,那么硅片便是能够决定晶圆制程品质的关键点。小到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大到智能家电、无人驾驶汽车,都可见它的身影。
而作为大尺寸硅片的串焊技术,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大芯片,更是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串焊机主要用于全自动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单晶、多晶电池片的串焊,以往人工焊接耗时长、效率低、破损率高,而串焊机则能解决上述行业弊病。
经过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核心技术的攻关,2010年,小牛自动化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进入市场,可兼容焊接五栅、四栅、三栅电池片,打破了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前进的路也不都是平坦的,有时也会崎岖不平。”小牛自动化负责人说,从蹒跚学步到现在步履铿锵,主要是不断创新、研发。2019年以来,小牛自动化开始涉足叠瓦、叠片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的研究,并在叠片技术上实现多切、叠片等关键领域突破,多切电池片自此得以高效自动化生产,又一次冲到组件自动生产设备的前沿。
凭借低破碎率、低能耗、高性价比优势,小牛自动化不断扩大市场,2019年企业销售收入6.8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4.5亿元,2021年销售收入突破16亿元。
“现在我们几乎是全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用过我们产品的企业都和我们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小牛自动化负责人说,如今,小牛自动化已申报专利126项,划片串焊一体机产能居全国第一,自主研发的S4000超高速多切划焊一体机、DH180H汇流带焊接机、CP80排版机等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天合光能、隆基乐叶、晶澳等国内龙头光伏组件厂家,并出口加拿大、土耳其、韩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夏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这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充足的信心,希望用我们的努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企业负责人表示。(记者 赵磊)
穿上“新鞋”,在新路上奋勇向前
和煦的春风与奋斗的身影最相宜!
无论是荒漠上崛起的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2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还是从跨界走向“C位”的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或者是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这些新能源产业历经诸多波折、克服重重困难,带给了宁夏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也用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实现华丽蜕变,再一次站在了从“精”到“精彩纷呈”的新赛道上。
这些新能源企业的飞跃只是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帧缩影。自2012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将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十年砥砺,宁夏在追“新”逐“绿”中,探索出了一条由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转变、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能源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之路。一项项创新突破,一次次敢闯敢试,成就了无数次领跑,也是对“示范”二字最生动的注解。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新能源是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成长性高、关联度强的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是一场创新革命。站在新征程上,宁夏发展日新月异,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展现出傲人的前景。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前进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也丝毫不比过去轻。
未来的道路上,新的机遇在向我们招手,有不少领域亟待探索、拓展,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能不能站上“风口”,抢抓发展机遇,关系着一个地方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能不能穿上“新鞋”,在新路上奋勇前进,不仅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更要观念更新、目光远大。只有以长远眼光和尊重实际的科学态度看待发展,从全局出发,把握规律、贴近需求、科学布局、创新推进,以差异化、优质化竞争抢滩前沿,不断壮大新兴产业体系,我们才会在发展的赛道上脱颖而出、再创佳绩。(尉迟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