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新材料科技(宁夏)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工作。
弘道新材料科技(宁夏)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操作机器。
中核清洁能源产业园。
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生产的储能电池。 记者 闵良 摄
10年前,同心人余鹏程成立宁夏中光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光电),从事新能源发电站开发等业务。尽管项目往往都在远离市区的荒山野岭和戈壁浅滩上,余鹏程还是把公司设在了银川。因为彼时,宁夏尚不能生产新能源发电站需要的设备,几乎所有设备都要从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购进,而银川拥有便利的出行和物流条件。然而,10年后的今天,余鹏程把公司迁回了同心县,因为公司需要的逆变器、光伏板、光伏膜、储能设备等核心部件,都能在同心工业园区采购到。
中光电的乔迁,意味着宁夏新能源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谁都没有想到,短短3年,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建起了宁夏唯一一个新能源全产业链工业园区。
步行两分钟,英利新能源就近组装光伏电池
6月6日,中光电的龚晓娟刚刚结束会议,公司今年的光伏电站项目已经获批。接下来,她和同事就要忙碌好一阵子,采购项目所需的光伏电池、逆变器、储能箱、柔性材料等关键设备。
不用订机票远赴江浙等地,步行两分钟,她们来到公司马路对面的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新能源)。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投身光伏行业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2003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块多晶硅锭。25年来,英利能源在光伏行业高歌猛进,已在全国建立8个生产基地。同心生产基地成立于2021年,2022年7月开始生产,2023年产值高达3.4亿元。1.3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工人负责管理电脑,电脑负责指挥机器人,机器人负责生产。
“看起来简单的光伏电池,实际上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智能科技。”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惠说,光伏电池最核心的部件是电池片,但封装材料同样影响着电池片的发电量、寿命以及后期维护。封装材料包括光伏膜、背板和钢化玻璃。道理特别简单,白天阳光炙热,电池片温度高达80摄氏度,夜晚又急剧下降,冬天甚至降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普通封装材料完全扛不住巨大温差带来的热胀冷缩。
多晶硅电池片由英利能源自己生产,封装材料需要采购。不过,采购也只需要步行过一条马路。
随时下订单,弘道新材料解决高效封装难题
“我们是宁夏第一家生产光伏膜的企业。”弘道新材料科技(宁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道新材料)总经理董盼稳介绍道。
光伏膜约占光伏产业链条总成本的5%,直接决定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寿命,技术曾一度被国外垄断。2021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王同心创办苏州弘道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光伏背板、胶膜、软玻璃和氟膜为主要产品,提供光伏组件全种类封装方案,特别是无氟火凤背板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中国光伏组件第三次革命。不到3年时间,苏州弘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在江苏苏州、浙江丽水、安徽合肥、宁夏同心、印度尼西亚设立了生产基地。
“我们的光膜可以将紫外线转换成用于发电的可见光,既保护了光伏电池,又提高了发电效率。”董盼稳介绍,“我们现在开动了两条生产线,每年能生产3000万平方米光伏膜。”
在弘道新材料,英利新能源不仅可以采购到各式各样的光伏膜,还能采购到另外一个关键产品——光伏背板。苏州弘道新材料还能研发软玻璃产品,可以替代现在光伏板上的边框和玻璃,重量减轻60%至70%。这项技术已被英利新能源看在眼里,“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旦我们需要,随时可下订单,这就是产业链的好处。”张小惠笑言。
“从签约到试生产不到3个月时间,所有手续都有同心工业园区管家的帮助。苏州弘道新材料需要的高分子材料,居然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就能采购到,既便利又减少了成本。”董盼稳感慨道。
全程可“监测”,上能电气让直流电变交流电
现在,龚晓娟需要寻找另外一个重要部件:逆变器。
什么是逆变器?原来,光伏发电得到的是直流电,而我们生活中的普通用电都是交流电。逆变器的作用就是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这次,龚晓娟要多走几步路,因为负责生产逆变器的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在公司50米之外。
上能电气厂区里,来自海原县高崖乡红岸村的马进山正带领小组成员组装零件。2021年4月入职前,中专学历的马进山要么在外打零工,要么在家务农,因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实在离不开他这个顶梁柱。进入上能电气后,马进山每个月能赚4000多元,还能双休,让他感觉无比幸福。
上能电气总部在江苏无锡,专注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2021年,公司在同心设立生产基地,生产各种规格的逆变器。
“逆变器的规格主要取决于光伏电站的规模,规模越大,使用逆变器总功率就越大,从几百上千瓦到几兆瓦都可以生产。现在很多家用的小型光伏电站往往只需要几百上千瓦的逆变器。我们都能生产。”上能电气技术主管李冬阳说。
如果龚晓娟愿意,她可以从头到尾地盯着逆变器的组装工作,这多让人放心啊!
拥有核心技术, 德晖和博磊达 能把电储存起来
好啦,电池板、逆变器解决了,现在需要寻找储能设备了。就像粮食需要粮仓存放一样,电也需要储存起来。事实上,储能电站是我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5月11日,我国第一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投入运营。
正是看到了巨大的应用场景,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德晖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才决定布局同心。这两家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都是今年新入驻。宁夏德晖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异质结电池生产线技术,使电池比目前市面上的电池多发电16%。目前,宁夏德晖正在同心建设宁夏首条异质结电池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深圳博磊达则主攻钛酸锂电池、可以广泛用于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大巴车上。
当然,这两家公司也能按照中光电的要求建造储能电站。
发挥最大效益, 光翔新能源帮光伏板 “找到”最佳角度
光伏电站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儿。众所周知,许多地方由于地面高低不平或者山势错落,固定在钢架上的光伏板并不能发挥最大效益:有的每天能享受10小时日照,有的每天只能享受5小时。施工人员往往会突发奇想:有没有一种软材料来固定光伏板,那样就可以任意变换角度,该多好。
如今,这个梦想也实现了。它由宁夏光翔众一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光翔)提供,厂区离中光电仅50米。宁夏光翔源于南京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在同心县成立。宁夏光翔生产的柔性支架不仅可以自由架设光伏板,还能够实现大跨度应用。
截至今年6月10日,已经落户和即将落户同心工业园区的新能源企业还有宁夏丰腾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湖南中核热盐科技有限公司同心分公司等14家,整个同心县的新能源企业达40家之多。
如此众多重量级新能源企业落户同心,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协同发力奏出的动人乐章。“天时”是国家新能源布局向大西北转移的历史机遇。“地利”则是同心县可以辐射整个大西北的区位优势。“人和”既包括中核汇能有限公司这家央企帮助同心县的决心,又包括同心人抓住机遇、大干快上的魄力,还包括东部企业帮助西部发展的诚意。
“对于与光伏项目关联度高的科技企业,我们不惜‘三顾茅庐’。现在还在继续补链,希望把同心县建成宁夏乃至大西北超一流的新能源制造基地。”同心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田沛峰说。(记者 闵良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见习记者牛宝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