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梦驼铃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的可视化看板。新华社发
海原县与新疆一企业签订“海原司机”车辆1100辆货运协议,欢送仪式上,货车整装待发。
数字平台显示马云飞及其货车车况。
在海原县乡镇公路上,随处可见大货车驶过。
海原县与新疆一企业签订“海原司机”车辆1100辆货运协议。
马云飞装货后出发前往武汉。
在中卫市海原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握方向盘,驾驶货车穿梭于全国各地,甚至跨越国界,将货物运送到哈萨克斯坦、英国、土耳其等国家。“海原司机”——一个响亮的劳务品牌,已成为海原县推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海原县三成人从事交通物流相关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占县域经济14%
2月2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个货运站里,43岁的马云飞正忙着装货。接单、装货、运货、卸货、完单,再接单……这是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行程表,已经重复了无数遍。这时,他接到了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打来的视频电话。女儿叮嘱他“注意身体,不要再喝大瓶饮料了”,担心这个习惯会让他患上糖尿病。马云飞笑着答应,心里满是温暖和牵挂。
马云飞有两个女儿,老大正在上大学。为了支撑小家,他常年奔波在路上。2月9日,他从海原县的家里出发,开始了新一轮的货运任务:先是将宁夏吴忠的牛奶运送到湖北武汉,接着将快递送到福建泉州,然后又从泉州拉了一车辣椒运到乌鲁木齐,最后再将低温奶运回武汉。
尽管工作辛苦,但马云飞从未抱怨。他一个月能赚一万五六,足以支撑家庭开销和女儿的学费。“只要家人过得好,我再累也值得。”每次出车,他都会带上家人的照片,空闲时拿出来看看,仿佛这样就能减轻疲惫。
马云飞的生活是海原县2.6万名货运司机的缩影。他们常年奔波在路上,用辛勤的劳动撑起了无数家庭的希望。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原县群众的出行方式主要依靠步行或畜力车。1978年以后,海原县货物运输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三轮农运车、卡车逐渐成为主要货运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海原县发展支柱产业的货运行业,直接占据了宁夏四分之一的交通货物运输业市场,货车数量逐年攀升。如今,“大众创业兴运输,上万货车跑全国”已是海原县汽车运输业的真实写照。海原县货物运输不仅在区内外劳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海原司机”更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劳务金字招牌。2021年10月,“海原司机”获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创新发展类劳务品牌。目前,海原县现有普通道路货物运输企业97家,货运汽车保有量9853辆,持有B2及以上货运司机2.6万名,运输业带动汽车服务及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2.1万余人,2024年货运营收达22.5亿元,从事交通物流相关行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30%,交通运输行业占县域经济的14%。
成立道路运输协会和联合工会 3000余名货车司机有了“娘家”
马杰是海原县李旺镇团结村村民,现任李旺镇货运司机党支部委员,同时也是海原县货运行业联合工会会员。
2002年,马杰在海原县学习并熟练掌握了B2车辆驾驶操作技术,2003年11月,开始了自己的第一趟运输工作,从海原县拉煤到灵武市,月收入600元;2024年6月22日,马杰完成了一趟广西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运输,单程收入10000元。货物运输让马杰尝到了甜头,他带领本村20余名老乡积极学习驾驶技术,从事运输工作致富增收。20多年来,马杰的货运足迹遍布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安徽、山东、福建、广西等地,从一名运输“萌新”成长为了货运行家,累计带出8名徒弟、带动身边50余名群众加入“海原司机”行列,为“海原司机”劳务品牌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然而,海原县虽然是货运大县,过去司机们却常常面临“有车无货”的困境,收入很不稳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海原县成立货运行业综合党委,在18个乡镇设立货运司机党支部,服务286名流动党员司机和2.5万余名驾驶员。同时,道路运输协会和联合工会的成立,让3000余名司机有了“娘家”。通过协调货运企业与甘肃靖远热电厂、固原王洼煤矿等签订煤炭运输合同195万余吨,司机们的货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收入也稳步提升。
“从2020年开始,在海原县人社部门的指导合作下,我们驾校积极开展‘海原司机’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1.3万人。”海原县久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负责人说。海原县深知,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为此,县里对取得B证及以上的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给予每人4000元至6500元的补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8500余万元。此外,海原县人社部门联动农村商业银行,为507户创业者发放购车贷款3155万元。
为保障司机权益,海原县还出台了《营运货车交通事故风险救助办法》,累计救助9人,发放救助金111万元。2024年,县里筹集125万元,为2506名司机提供免费体检等“暖心包”,让司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数字物流平台带来发展新机遇 “海原司机”从国内驶向欧洲
“时代在改变,我们司机也体验到了数字物流带来的好处,这都要感谢县里给司机建的物流园。”杨帆是海原县李俊乡蔡祥村人,2023年自购货车从事运输行业。其间,他还带领身边的朋友加入运输行业,成为“海原司机”劳务品牌的中坚力量。
杨帆所说的物流园是宁夏(海原)梦驼铃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该园区打造物流综合管理平台,以服务海原县货车司机为核心,通过数字物流和物流生态两大业务板块,签约西北和全国各个地区优质货运企业,建设物流生态打造“一站式”服务,高效匹配货运信息,缩短货车司机时间成本和精力,空载率降低了14%。海原县人社部门还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入驻宁夏(海原)梦驼铃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对平台运营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督促平台合理确定服务费等标准,深入推进“司机之家”建设,全力改善货车司机从业环境,积极开展货运对接工作,为司机提供油气补贴和免费的货源信息,实现“重去重回”双向运输。梦驼铃平台数字物流板块累计结算3.77亿元,支付司机运费近3.52亿元,组织海原籍货车司机拉运货物596.7万吨。
如今,“海原司机”不仅活跃于国内,还通过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走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甚至延伸至英国、土耳其等欧洲10余国。2024年春节期间,新疆一企业与海原县签订1100辆货车运输协议,欢送仪式上,司机们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
“海原县每年转移就业9万人以上,劳务创收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通过抓培训、强政策、建基地,海原县培育出了李旺、七营等5个货运大乡镇,成为宁夏货运第一大县。‘海原司机’不仅是一个劳务品牌,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海原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周鹏说,海原县将继续以匠心树品牌,以协作促就业,让更多人在“车轮上的生活”中找到致富之路,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段春 见习记者 杨月儿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海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