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大潮奔流,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就是那潮头浪花中闪亮的一朵。从一片荒芜之地到产业高地,5年时间,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将百亿级园区之梦变为现实。
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数字经济产业园、银川科技服务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园中园项目应运而生;以“三园一带”为主的园区景观带已成为银川城北靓丽风景线,税收从1亿元跨过24亿元大关,营收从45亿元增长到360亿元……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经历了飞速发展的5年。电投大厦、CBD保险大厦、正丰金城广场、新华联广场公寓写字楼、力德财富大厦等23栋现代化商务楼宇内,集聚着互联网数字经济、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服务等各类企业416家,创造着主营业务收入1187亿元、税收45.72亿元的经济价值,交出了一份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5%的成绩单,为银川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园一区”平台构建“一核多极”体系
作为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中的“新成员”,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宁夏服务中心约2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内,随处可见步履急促的身影。
自2021年6月入驻园区,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宁夏服务中心已经举办大型峰会、论坛12场,沙龙、茶话会、讲座17场,跨境电商操作线上+线下培训22场。吸引50家企业入驻,其中引入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开展跨境电商企业注册8家。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将依托阿里巴巴线上线下平台和全球资源优势,在聚集数字产业要素、加速数字人才培养、做好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与相关企业加强深度合作,紧跟发展大势和产业定位,瞄准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不断赋能。”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涛告诉记者。
作为全区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园区,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园区日益清晰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特色,提升产值贡献,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园、科技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本产业园、金融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等“三园一区”平台为核心的“一核多极”产业体系,助力园区提前实现了百亿级产值目标。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有“宁夏人自己的保险公司”之称的建信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现有宁夏、北京、天津、湖北、河北、山东6家省级分公司,服务团队覆盖全国所有省份。自2017年入驻园区以来,充分借助园区集聚优势,公司业务规模稳固增长,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6.58亿元。
为给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银行+保险”特色服务,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不断加大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招引力度,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金融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新兴业务,构建了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圈。2021年底,园区聚集了工商银行、顺亿资产、通联资本、建信财险等金融类机构与企业562家,完成营收91.44亿元,完成税收18.81亿元。
招商,是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发展历程中的浓墨重彩。园区构建起“全员招商”、多元一体的招商格局,多措并举抓招商,全力以赴推项目,2021年园区积极对接蚂蚁集团、建设银行等40个总部企业,成功引进落地华为宁夏总部、阿里跨境电商、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等项目。
通过以商招商,园区成功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东方雨虹、山东路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龙头企业;借助平台招商,依托中电光谷、猪八戒网等平台资源新引进721家企业;开展活动招商,组建小分队赴苏浙沪、粤港澳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11次;先后举办跨境电商峰会等大型活动20场次……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吸附力、集聚力,我们精心‘烹制’了商超购物、餐饮配送、邮政快递、文体娱乐等5大服务套餐,还有政策配套,代办服务、房租补贴等9项优惠政策为入驻企业带来融融暖意。”张涛介绍。
数字赋能 创新驱动“蝶变”
经过5年建平台和打基础,如今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1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全口径税收24.42亿元,同比增长211%;主营业务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6亿元。全年开工项目1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新入驻企业73家;新注册企业共2110家,年初任务为500家,完成率达420%;现有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园区的产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为了做大做强园区经济,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不断创新举措,释放发展活力。园区围绕数字经济、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聚集优势产业、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为突破口,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化、产业项目高端化。
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方面,园区更是不遗余力。按照数字产业化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实施东、西两个园区梯次发展战略,全力提升产城文旅融合水平。
“今年我们将以紧抓项目建设、推进招商引资、实施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等工作为抓手,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特色鲜明的园区产业体系。”张涛介绍,2022年,园区力争实现全年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全年新注册企业达到400家以上,年内入驻企业达到80家以上,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亿元左右。
(记者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