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高标准建设的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园区(摄于5月21日)。
吴忠市利通区地处宁夏引黄灌区菁华之地,是宁夏奶牛养殖的核心区,奶产业是利通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近年来,利通区紧紧围绕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按照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创品牌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绿色循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今年的牧草长势非常好,我们已经开始收割,奶牛又能吃上新鲜可口、营养价值高的口粮了。”5月25日,站在长势良好的牧草地里,吴忠市富农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牧草种植技术员马克云高兴地说。眼下,正是牧草收割的关键时期,马克云每天都要到利通区金银滩镇金川办牧草种植基地查看收割的情况。“这里的4000亩牧草都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种植的,前几年这样的牧草都要从国外进口,价格高不说,量还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现在地里有草,心里就不慌了。吃了这些优质饲草,我们的奶牛养殖成本每天能降低6块钱,多产出2块钱的鲜奶,而且鲜奶的品质提高了,收购价格也高,效果一举多得。”马克云说。
金银滩镇种植的冬牧草名叫晋饲草1号,每年9月中下旬种植,次年5月中旬开始收割、打捆,亩产鲜草3000公斤,折合干草650公斤左右,整地后可及时复种青贮玉米并于当年10月上旬左右收割,亩产4000公斤。“种植牧草每亩政府补贴150元,我们金川办也加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水肥管理技术的推广,现在冬牧草和青贮玉米加起来亩均实现产值3200元左右。”金银滩镇金川办党总支部书记刘自忠说。
牧草是奶产业的前端基础性产业,为了让奶牛吃好草,2021年利通区种植优质饲草25.7万亩,优质饲草累计实现总产值5.3亿元,累计提供饲草(含青贮玉米)89.11万吨。利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纪刚说:“晋饲草1号营养价值高、蛋白含量高,蛋白质含量达到12%,饲喂价值率高,奶牛吃了以后,可以提高牛奶的品质,促进奶牛的消化。”
在离牧草种植基地40公里远的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园区里,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建国正在查看奶牛的饲喂、产奶情况。2.7万头奶牛已经成为他的“心肝宝贝”,奶牛每天吃多少饲料、喝多少水、挤多少奶、走多少路、睡多长时间,他都放在心上。“这些天气温有点闷热,我们要及时打开风扇,让奶牛降温祛暑。奶牛每天要确保1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听音乐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听多了奶牛会兴奋,休息不好,从而影响产奶量。”杨建国说。
和其他大型奶牛养殖企业一样,该公司采用最新牧场管理理念运行,全面践行国际先进的饲养理念,实现了奶牛性控繁殖、营养调控、精准化饲喂、机械化挤奶、程序化免疫、生产性能测定、智能化管理等一批关键配套技术的全覆盖。“我们已经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无论是从奶牛的饲养管理,还是奶牛的繁育、牛奶的质量和产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入产出比已经达到1:1.3。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提升科学养殖的水平。”杨建国说。
如今,走进利通区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园区,一座座现代化生态牧场内,奶牛惬意地晒着“日光浴”,挤奶大厅内一头头奶牛有序接受自动化挤奶。而在泌乳牛舍里,全部安装了温控、湿控、喷淋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坐在可视系统前就可以对牧场的每个生产环节一览无余。近年来,利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五里坡和孙家滩两个奶牛生态养殖基地,配套完善了水电路、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生物安全等基础设施,建成规模养殖场98家,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96%以上。2020年启动建设了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工程和孙家滩鸽堂沟奶牛养殖基地,共规划新建48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目前31家已投入运行,存栏奶牛达到4.3万头。2022年新规划了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五期项目,规划新建存栏30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9个,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奶牛4.5万头。“基地内牧场生产的生鲜乳乳脂率平均达到3.7%以上,乳蛋白率达到3.1%以上,体细胞数20万/毫升以下,奶牛养殖水平引领宁夏,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纪刚说。
“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目前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已成为利通区奶牛养殖的标配,精准饲喂、性控冻精、疫病防控等先进技术已普及到每一个牧场,优质的奶源已经成为伊利、蒙牛、夏进、雪泉等乳制品企业高端产业的奶源地,“安慕希”“金典”“枸杞奶”“青稞酸奶”等高端乳制品畅销全国。利通区共引进培育伊利、夏进、雪泉、恒大、恒枫、伊友生鲜乳加工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夏进)、自治区级2家(伊利、雪泉),日加工能力5890吨,占全区73%。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由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伊利纯牛奶、脱脂纯牛奶、舒化奶成为“奥运牛奶”,“香味独特”的宁夏牛奶走进奥运村,招待参加奥运会的各国奥运代表团与所有观看奥运赛事的国人和四方宾朋。宁夏伊利年营收突破100亿元,年产量突破100万吨,实际产能、年营收、年产量三项指标均位居世界液态奶单体工厂第一位。2021年,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突破26万吨,计划实施五年倍增计划,到2025年实现产值30亿以上,常温奶翻一番、低温奶翻两番、奶牛存栏翻三番。宁夏雪泉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茹燕介绍说:“我们生产的低温酸奶销售最好,青稞酸奶最远已经销售到广东、福建等地,上半年生产量将达到1300吨,销售收入达到2700万元。”
如今从生产奶制品需要的包装箱到包装箱提手,从大小不一的各类牛奶包装瓶到形形色色的塑料吸管,只要是乳制品的配套产品,在吴忠都能找到。5月23日,走进宁夏金世纪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企业正在为伊利乳业及其他乳制品企业生产配套的瓦楞纸箱和手提礼盒,借助奶产业发展的顺车,金世纪已成为宁夏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包装印刷民营企业。宁夏汇伟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0万件食品级塑料容器项目主要为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等企业配套研发、生产食品级包装材料,公司总经理黄俊贤说:“只要乳品企业有需求,我们就能立即设计生产出相应的配套产品。奶产业发展得越好,企业的发展就越好,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种植业、养殖业到包装、印刷、物流等,目前利通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产业链集群,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景美轮美奂。2021年,利通区奶牛存栏20.6万头,日产鲜奶达到2800余吨,年鲜奶产量98.8万吨,奶业产值达到39亿元,加工销售收入实现130亿元,辐射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84.3亿元。2022年一季度,奶牛存栏达到21.3万头,占自治区奶牛存栏量的34%,建成奶牛规模养殖场98家,泌乳牛平均单产达到9.3吨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9吨。“经过多年发展,奶产业已成为利通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主导产业,现代奶产业发展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纪刚说。
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全景图(摄于5月27日)。该公司实际产能、年营收、年产量三项指标位居世界液态奶单体工厂第一位。
5月27日,宁夏雪泉乳业有限公司员工将产品打包装箱。
5月23日,宁夏金世纪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员工正在为乳制品企业生产配套纸箱。
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成为利通区奶牛养殖的标配(摄于5月27日)。
5月26日,吴忠市富农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正在查看奶牛养殖情况。该合作社奶牛性控繁殖、营养调控、精准化饲喂、机械化挤奶等技术已实现全覆盖。
5月27日,吴忠沃野牧丰奶牛养殖园区里,体形健壮的奶牛正在休息。
5月26日,牧草技术员到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种植基地查看牧草长势。
(记者 马宏萍 庞芳 丁保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