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村:少有所学 老有所为
2024-06-19 19:09:07 来源:宁夏日报

  “2021年这边上班,厂子不仅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通过我们的兴趣喜好安排岗位,这是在外务工想都不敢想的。”并合、牵伸、加捻……6月17日,在红寺堡区弘德村弘德工业园区的兴民纺织厂内,并粗组长马娟仔细监督着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进度。

  “这几年从我手里教出去的人至少有七八个,每天听到他们叫我师父心里都很开心。也更有动力去学习相关技术,想着学更多的技术就可以教更多人一起进步。”27岁的马娟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从一名粗纱挡车工变成了并粗组长,有了不错收入的同时,感恩的她也慢慢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以前认为这就是一份工作,能赚个糊口钱就行,但现在我觉得这里更像是我的精神支柱。每次回家,小孩老人睡了,我都会看一些关于纺织的相关书籍和视频,就连我老公都说,‘你这是想往厂长干啊’。”马娟打开抖音的收藏,每一条视频都是有关纺织行业的技能教学,“我觉得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只要想学爱学,弘德村就能给我们回报。”

纺织厂内的女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后面是什么?老曹提醒一下。”

  正如马娟所说: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在弘德村的扶贫车间,平均年龄75岁的5名老人你一句我一句背着《琵琶行》,他们口中的老曹则是车间里的背诗“达人”。

  “儿子在园区上班,我闲不住,就来打打工,想着赚点钱补贴家用,但我的收获却不只是工资。”曹志珍一边扎着纸盒一边说,自从徐总带着我们背诗写字,我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

  2021年,老人们赶潮流开始直播带货,为了提升直播带货的效果,2022年下半年开始,弘德帮扶车间负责人徐玲开始教车间里的9位老人写字、背诗,让他们在直播带货的同时,把老有所为的精神传递出去。先从《春晓》《己亥杂诗》等通俗易懂的开始,让老人们对诗词产生兴趣。

  “老人们没上过学,不认识字也不会写字,起初还以为他们会很排斥,但他们都很刻苦,甚至有时候深夜还会打电话问我关于诗词的含义。”被感动的徐玲推掉了手头上的工作开始“全职”教学,还给了每位老人临摹的字帖。“教着教着,他们却不爱直播爱上了诗词,我就因势利导加大难度,三个月下来上千首诗词他们全都背了下来。这时我就觉得事情不对了,突然有一天曹阿姨对我说,她想上‘中国诗词大会’,那个时候我震惊又感动,我想帮她如愿。”徐玲说。

曹志珍(左一)正在扎着包装盒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今年3月,通过万里挑一的残酷选拔,曹志珍作为“百行团”的选手如愿登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

  “没想到在快70岁的这个档口能如愿,这辈子值了!”没有过多的话语,朴实的曹志珍依旧扎着纸盒,而她也成了车间老人们的骄傲。

  从企业参与乡村建设到帮扶车间新变化,如今的弘德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我也很感谢这些叔叔阿姨,他们不断带给我惊喜和感动。起初我们来这边只是为了帮助他们‘富口袋’,如今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富了脑袋’。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我们见证了弘德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我知道,产业振兴只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方面,文化振兴同样重要。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的双轮驱动,推动弘德村向更高层次迈进。”徐玲说。(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李昊斌)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张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