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倪金凤)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创新探索“工业遗迹+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废弃工矿遗址转化为文旅新动能。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已吸引40余部影视剧取景,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生动范例。
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
影视赋能 激活工业遗迹新价值
大武口区深挖石炭井独特的矿坑地貌、工业遗址资源,系统梳理六大类影视拍摄资源名录,成功吸引中亿影视、泉园影视等专业机构入驻。2023年7月,石嘴山市与北京电影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次年8月“北电石炭井影视创作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该校通过官微持续推介小镇资源,并围绕本土剧本《我的石炭井》开展创作教学,以青年视角讲述工业奋斗故事。截至目前,小镇已承接《山海情》等40余部影视剧取景,2025年预计新增10部电影、短剧拍摄计划。
多元融合 培育消费新业态
通过“影视+文旅+体育”跨界联动,小镇推出影视打卡、摄影大赛、汽车越野赛等特色活动,与国家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共建“全国青少年体育文化研学营地”。同步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影视服务中心建设,复原国营照相馆等历史场景,引进洞子火锅、观星营地等体验项目,形成日游夜娱全时态消费链。目前年接待游客达18万人次,“光影经济”效益显著。
基建护航 夯实产业根基
大武口区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原焦煤公司公寓为影视公寓及中央厨房,可满足200人住宿、500人就餐需求。按照3A景区标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全域导览系统与打卡点。成立区级演员公会,累计培训输送群众演员1.3万人次,既提升剧组效率,又促进居民就业。
“从煤炭沉陷区到影视创作热土,石炭井的转型证明工业遗产不是包袱而是财富。”大武口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业态创新,将小镇打造为独具特色的工业文旅综合体。(图片由大武口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