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渠道 农产品滞销变直销
2020-02-11 10:10:45 来源:宁夏日报

“特别通行证”解难题

  连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温,青铜峡市邵岗镇设施温棚里的西红柿、菜心、芹菜等各类蔬菜陆续成熟。

  “这两天,大棚内的各类蔬菜,日产量都超过500公斤,面对长势良好的蔬菜,我们既喜又愁。”邵岗村村委会主任庞涛介绍说。喜的是,稳定的蔬菜产量能够让建档立卡户有所收益;忧的是,这些蔬菜如果运不出去,所造成的损失将造成巨大打击。

  疫情当前,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物流道路管控比往常更严,蔬菜的运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去年9月,我们家第一时间响应政府的号召承包温棚。6个月过去了,当初栽下的西红柿苗已经结果,每天产量在150公斤左右。”建档立卡户马存喜说,眼下的疫情防控措施却让他发了愁,成熟的西红柿如果不能及时运出去,一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

  “现在问题终于解决了!”庞涛任高兴说道。原来,这几天,经过市、镇相关部门协调,为设施温棚制作了“特别通行证”,以保障蔬菜的正常运输。

  有了“特别通行证”,彻底解决了大棚西红柿运输受阻的问题,现在许多蔬菜都可以销往银川等区内市、县(区),马存喜为政府的贴心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村干部会不定期的到辖域内的港菜基地进行排查,在做好疫情宣传和消毒工作的同时也督促企业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卫生,全力确保港菜基地生产的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庞涛说道。(记者  李峰  马忠)

“微信直销群”拓销路

  “您好,请停车配合检查登记。”2月9日,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防疫检查点,由镇村干部、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的执勤人员正在为过往车辆及人员实施测温、登记、消毒等疫情防控安全措施。不远处,蔬菜大棚内芹菜喜迎丰收,种植户们正在戴着口罩收割。良田镇坚持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建立微信直销群,有效的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难题。

  良田镇尽力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通过积极宣传防疫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做好自我保护,坚决杜绝大规模集体务农,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力度,切实保障农产品有序生产。

  “前两天真是愁坏了,眼瞅着1200公斤茼蒿卖不出去。”植物园1队村民秦德亮说,多亏政府帮助建立了微信直销群,有效的解决了滞销难题。金星村集体合作社10栋温棚里近5万公斤芹菜全部滞销,相关工作人员协调了建立农户+商户微信直销群,志愿者协助销售推广,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目前,良田镇大棚芹菜、黄瓜、茼蒿等陆续上市,产量超过15万公斤。良田镇积极联系邮储银行线上超市、自治区人民医院、各大商超以及各类商贩等,各类蔬菜正在有序销售。(记者 马忠)

<p>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6队村民吴福贵在采摘小番茄。</p><p>  本报记者 马忠 摄 </p>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6队村民吴福贵在采摘小番茄。记者 马忠 摄 

一场关于韭菜的爱心接力

  2月10日一大早,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乌沙塘村村委会主任魏勤吉已在村口疫情防控点“执勤”。看到有村民准备出村,魏勤吉大声地劝:“赶紧回去,不要到处乱跑。闲着没事,在微信朋友圈多发发信息,帮大家把韭菜推销出去。”

  其实早在2月3日,魏勤吉就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信息向社会“求援”了:“在全国上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大河乡乌沙塘村298座日光温棚2万公斤韭菜销售遇到难题,这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请社会各界人士帮忙销售,以解农民的燃眉之急。”在他的带动下,一条条爱心接力信息在红寺堡区不断传播。

  “朋友们,乌沙塘村优质韭菜上市,上车批发价每公斤3元至4元,看到信息请转发。”

  “乌沙塘日光温棚韭菜销售遇到难题,希望大家帮忙!”

  ……

  与此同时,大河乡党委、政府也在第一时间介入韭菜滞销难题,协调相关单位和爱心人士拓宽内销渠道。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划转经费4万元,购买韭菜送给贫困群众;辖区各单位机关食堂、敬老院等单位相继订购韭菜5000公斤;柳泉乡沙泉村村民雒燕飞主动联系,拿出2000元采购650多公斤韭菜,为全村300余户村民免费配送。“我这点钱花得值,既可以解决种植户的销售难问题,也可以让乡亲们留守家中阻击疫情。”雒燕飞说。

  目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乌沙塘村30座日光温棚的第四茬韭菜已售罄,滞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记者 马照刚)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贺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