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慎终追远祭先人。
祭奠亲人,你会用怎样的方式?3月13日,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马场村二林沟荒山发生火灾致2死6伤,起火原因是附近群众上坟烧纸所致。
痛定思痛,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摈弃陈规陋习,实现文明祭扫不仅是一种倡导,还应成为大家的实际行动,清明祭扫呼唤全新的打开方式。
【声音】
祭奠亲人,必须牺牲环境?
3月26日,《读者来信》编辑部在宁夏新闻网、宁夏日报新闻客户端发出话题征集《清明节,你遇到过哪些不文明祭扫行为?》,读者、网友纷纷留言。
网友梁妙:看到有人在银川市海宝公园草地里烧纸,万一把草坪点着了怎么办?随处烧纸的行为特别不文明,一是有安全隐患,火星不小心吹到哪里很容易引起火灾;二是烧完纸不收拾,苦了环卫工人。
网友我是熊猫:我们小区毗邻银川唐徕公园,每年清明节前,很多人在草坪、道路两边烧纸,他们走后,留下黑色的灰烬和祭祀物品,特别影响市容。
网友暗夜:寄托哀思并非只有烧纸一种形式。前不久固原市原州区的山火就是有人上坟烧纸引起的,还造成了人员伤亡。这种不文明祭扫行为不仅害人,还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应该予以杜绝。
灵武市民杨瑞琋:虽然祭祀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但其中遗留的传统祭祀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带来火灾隐患。现代社会更应该提倡文明祭祀,很多种方式都能寄托哀思。
“60后”李先生:出于方便考虑,今年我选择了错峰祭扫,已提前在3月20日前完成祭扫活动。当时我按照惯例购买了纸钱和祭品,陵园工作人员检查时不让烧纸,并将纸钱换成了鲜花。虽说不让烧纸,但陵园周边的小店里,烧纸和其他纸祭品还是非常多,买时也没人提醒。
网友大山深处:每年都要祭祀亡故的亲人,以前都是烧纸,不环保。我们现在都是用鲜花去祭祀,这样更文明,对空气环境会更好。
银川市兴庆区民族北街路段环卫工人周梅花:一到清明节、中元节,我们环卫工人全员上班,一条街道反复清扫很多次。有时刚打扫完这边,那边又有人烧纸了,忙得焦头烂额。祭奠亲人,难道只能牺牲环境卫生?
银川市花园公墓负责人:每年清明扫墓,被丢弃的祭品造成巨大浪费。有些墓碑前摆满了鸡、鸭、鱼,祭扫结束后又不清理,很容易招来野狗、野猫等,给园区清扫人员带来压力。
【调查】
一束鲜花 寄托浓浓哀思
记者在走访调查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尝试更加环保的祭奠形式,文明祭祀之风悄然吹起。
3月27日,在银川福寿园人文纪念园里,前来上坟祭祖的市民络绎不绝,而纪念园的工作人员也忙着用鲜花替换纸钱。“2016年我们接管这里以后,倡导用鲜花祭扫,通过几年的宣传、倡导,目前1.1万名逝者中,80%的家属已经用鲜花代替了传统祭扫方式。”银川福寿园人文纪念园负责人林毅说。
上午9时,纪念园内前来祭扫的市民多了起来。银川市民任先生和儿子一起擦拭亲人墓碑。“过去会带着香烛和纸钱来祭扫,但从去年开始,儿子便提议用鲜花来代替烧纸。祭扫就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用鲜花代替纸钱同样寄托哀思,但更环保卫生,值得提倡。”任先生说。
银川市松鹤陵园总经理吴志明介绍,松鹤陵园禁止在陵园内烧纸、放炮,对带祭祀纸钱来陵园者,以菊花、康乃馨等鲜花换纸钱。“今年,我们在陵园附近设立了3个鲜花服务点,方便没有在市区采购鲜花的人祭扫。”在园区大门口,有3名工作人员对前来祭扫人员所带用品进行检查,发现携带冥品的,会劝他们将冥品统一存放,园区有工作人员巡逻,对烧纸、鸣炮的进行劝阻。“3月27日-28日,迎来了一个祭扫小高峰,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文明祭扫的理念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接受。”吴志明说。
银川榆树沟公墓、福寿园、马鞍山沐露陵园、金山陵园等负责人均表示,今年对来陵园、公墓祭扫的群众,均要求不得烧纸、放炮,马鞍山沐露陵园和金山陵园允许祭祀者焚香。银川市殡葬管理所表示,今年清明节期间,银川市的陵园、公墓将禁止烧纸、放炮,开展以鲜花换纸钱活动,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
“从今年开始,有10%的群众来陵园祭祀时,响应采用鲜花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盐池县五福陵园负责人张永升说,当地民政等相关部门自3月20日起就安排工作人员在陵园值班,倡导文明祭祀。“为了避免多点焚烧带来的污染,我们设置了焚烧炉引导群众集中焚烧,同时也发出了文明祭祀倡导,希望更多群众加入文明祭祀的行列。”张永升说。
“今年陵园专门购买了2000多朵鲜花,免费发给前来祭扫的群众,倡导文明祭祀。”3月29日,青铜峡市西山陵园负责人张石宁说,目前进入该陵园祭祀的群众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采用鲜花祭祀的方式祭奠亡人,其中“80后”、“90后”年轻人接受文明祭祀方式比例最高。
一杯清酒寄思念,一束鲜花忆亲人。
因为担心清明前祭扫人群集中,今年陈女士提前两周去扫墓,把亲人的墓碑仔细擦拭干净,并放上一束鲜花:“扫墓主要是为了凭吊先人,寄托哀思。烧纸、放鞭炮不过是一种形式。相比之下,鲜花不仅美观,还不影响他人。”
【新举】
文明祭祀,保护青山绿水
“每年从3月15日起至4月中旬是森林防火戒严期,白天我们要巡山,晚上要在防火监控塔上值守。清明节前后随着上山祭奠亡人的群众越来越多,我们会加大巡山力度,劝导群众采取文明祭祀方式祭奠亡人。”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石嘴山管理站护林员艾贺鹰今年44岁,他巡山将近20年时间,每天巡山能走十五六公里,每遇见一名祭祀的群众,他跟对方聊的最多的是文明祭祀。“绝大部分群众听从劝告后,愿意采取文明祭祀方式,如果遇到坚持以烧纸祭祀的,我们会守在旁边,等他们把纸烧完后迅速灭火。”艾贺鹰说。
“3月13日,距离我们村仅有6公里的二林沟荒山火灾,让我们都非常后怕。这场火灾是因为祭祀烧纸造成的,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3月29日,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马场村党支部书记哈富军叮嘱村民按排班表落实巡山任务:“巡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我们村祭祀的群众文明祭祀,减少风险。”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3月13日固原市原州区上坟引发的山火事件,固原市日前出台了《固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森林草原野外防火的决定》,要求坚决杜绝祭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保护生态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禁明火祭祀。对所有林草区包括集体、联户、个体荒山造林区、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迁出区及以上区域外缘500米范围之内全面实行防火禁令,严禁任何人携带任何火种、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该区域进行烧纸、点烛、点香、燃放烟花爆竹等一切祭祀用火行为。
连日来,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中卫市各街道社区纷纷加入倡导文明祭祀的行列中,通过张贴、发放文明祭祀宣传单,让居民了解到文明祭祀既安全又环保,从而告别传统的祭祀方式,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的方式,来寄托哀思、缅怀故人。
3月28日,银川市兴庆区安秀社区居民何秀荣参加了社区举办的一场倡导文明祭祀的小讲堂。现场,社区老党员们言传身教,带头将写好的心愿纸条贴到祈愿墙上寄托哀思,以实际行动教育身边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推动移风易俗。
清明前夕,自治区民政厅发出倡议,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通过网上献花、留言寄语等形式缅怀先烈、追思故人、寄托思念。严格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相关规定,不在山林草地、交通路口、居民小区、公园巷口等公共场所烧纸烧香、抛撒纸钱、燃放爆竹。倡导以献花、鞠躬等简约环保方式进行祭扫,不搞攀比、不摆阔气减少浪费。
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中卫市号召市民不在道路两侧和楼道等地焚烧冥纸,不在山林、草场、墓地等烧纸焚香;倡导以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等方式,怀念逝者、寄托哀思;提倡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往事等方式怀念先辈;倡导从俭办丧、节俭祭扫,反对铺张浪费,以节俭方式追思故人,共同守好我们的青山绿水。
护林员巡山劝导、引导群众响应文明祭祀。
银川市松鹤陵园门口的祭扫鲜花售卖点。
短评
让清明回归清净与文明
大地回春,清明将至,固原市发生了一起因祭扫引发火灾致2死6伤、过火面积约4000亩的惨痛悲剧,血的教训让我们再次反思对传统节日习俗应该怎样传承。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按照民间传统风俗,每到清明,人们都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供祭食物、焚烧纸钱,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祖宗墓前、街头巷尾,子孙后代祭拜祖先活动也随之变味,纸钱越烧越多,祭品越来越高级,处处“烟熏火燎”,一地攀比显摆。这些行为,已经超出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本意,不仅严重浪费,加重了自身的负担,还会带来火灾、环境污染等诸多隐患。
清明节的意义是礼敬祖先,亲近自然。作为流传千年的习俗,清明祭扫理应被大力传承,但传承也要与时俱进,不拘泥于“烟熏火燎”的传统祭祀形式,大力倡导、积极适应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踏青遥祭等低碳环保的祭祀新风尚,情达意至,缅怀先人的内涵也没有改变,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和创新。
洗却烟尘、文明祭扫、理性追思,回归清净与文明,这样的清明节更符合清雅深沉的节日精神。(张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