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对于国家来说是一次大考,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更亦如此。
此次疫情爆发以来,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的党员群众、干部职工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在困难面前,从不“缺位”,他们满怀热情,矢志不渝,用一个个看似平凡的举动,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这个冬天温暖彼此,照耀对方。
志愿服务:夜空中最亮的星
研究所的9个人,在抗疫“集结号”吹响的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听从组织安排,下沉到湖畔嘉苑社区和银啤苑社区5个封控管理小区,像战士一样,驻守志愿服务点。
9个人里,3个女同志。
53岁的王英,是评估室的老同志,是一名党龄16年的党员,也是科研财务专家,平日里性格温柔,当她主动报名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志愿服务,让年轻人都敬佩感动不已。
39岁的李玉凤,孩子不满2岁,爱人在灵武工作,孩子放在灵武婆婆照顾,平日里她都是开车往返于银川、灵武之间,但从没耽误过工作。当了志愿者后,她没回过家,也没见过女儿,她也是一名党员,党龄17年。
27岁的刘悦,一名入职快2年的90后,在东北上的大学,讲着一口“东北话”,性格活泼开朗,在今年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观看现场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第二天一上班就向信息所第二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次,她又是第一时间和科室同事一同报名志愿者。
6个男同志,李群,50岁,党龄24年;闫云山,44岁,党龄14年;高明,37岁,党龄10年;还有王杰,57岁,徐昕48岁,以及90后的高东28岁,他们都主动承担夜岗值勤任务,冬季的第一场雪,值勤完的高东向组织递交了入党志愿书。
他们中党员带群众,群众追随党员;老同志带年轻同志,年轻同志学习老同志;男同志勇挑重担,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他们全力以赴,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岗位,守土尽责,他们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照耀着我们每个人。
坚守岗位:后方阵地最给力的队友
信息研究所在岗52人,厅机关跟班学习4人,驻村扶贫1人,休产假1人,疫情最严重阶段,封控管理小区也每日增多,下沉参与志愿服务9人,所里居家隔离增加到24人,在岗人员只剩13人。
这13个人,不分彼此,没有年龄、职务的差别,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组成了最坚挺的“后援团”。
他们中有个“老年组”,评估室59岁的三级研究员于萍和54岁的副研究员王常红,还有58岁的信息资源科科长、四级研究员杨剑,关键时刻老同志“坐镇”,坚守岗位做表率。
信息资源科参与志愿服务2人,隔离1人,仅剩的两人,除了杨剑,还有刚轮岗到科室的孔昕,一老一少,挑起了科室重任。作为科室主任,杨剑以往主要负责查新报告的审核环节,现在,人手紧、任务重,有严重腰椎病的她,每天趴在电脑前,和新同志一起做查新、接电话,让线上查新工作不延误。
评估室的于萍和王常红,两个办公室,一人坚守一个,临近年末成果登记、绩效评价的咨询电话每天都有不少,于萍总是一一耐心答复。王常红也是一样,做好绩效评价和成果评价线上资料审核工作,同时还指导团队开发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
宣传科的万娜和罗阳,娇小的她们,在科室主任居家隔离期间,她们忙碌奔波一线,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晴日还是雪夜,努力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一线志愿者温暖感人的瞬间。
13人中,还有办公室的“铁三角”,杨辉、黄莉、王涛。3个人,一条心,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发挥好办公室的服务协调保障作用,他们为一线志愿者筹集配送物资,做好防疫保障;为居家隔离的同事配送蔬菜水果做好服务;为坚守岗位的同志们做好配餐、驻守、防疫的日常保障。他们仨都是党员,在下沉志愿服务中,他们都是报名的积极分子,但他们的岗位要求他们坚守阵地,他们放下了个人情怀,整装上阵,成为最忙碌的“小蜜蜂”。
还有创新室副主任郭红侠、农业室的张庆霞,她们都一个人守好一个科室,无怨无悔。
13个人,没有抱怨,只有默默坚守和全力以赴。
居家隔离:隔空办公贡献大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信息所有24个人居家隔离,他们除了每天配合防疫人员做好个人居家监测、核酸检测等例行事项,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居家办公,协调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部手机、一个电脑,就是居家办公人员最硬核的武器。
5个人的班子成员,3人居家隔离,班子成员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保持电话沟通协调,成为信息所大家庭的“总策划”“总调度”。
“大家辛苦了!”“值勤的同志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下雪了,大家多穿点”……微信工作群里,所领导满含真情的话语,激励着每个人,每一句叮嘱,都温暖每个人的心。
网络科4人,3人居家隔离,1人参与志愿服务,为了不耽误工作,网络科全体居家坚守岗位,视频会议成了他们之间交流工作、协调配合的主要方式,大家同心协力,切实做好“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厅网站的维护运行工作,远程开展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更新、技术咨询、网络安全保障等工作,同时,为保障厅系统居家隔离人员的正常办公,还编写居家办公OA使用手册,为隔离人员解决居家办公困难。
评估室3人下沉社区,2人坚守岗位,4人居家隔离,为了保障年度科室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居家隔离人员线上审核绩效评价材料,与项目组沟通进行资料补充和完善,同时线上开展科技成果登记审核,线下为科研人员及时打印成果登记证书,确保业务工作正常运行,截至目前,科技成果登记已完成439项,较上年同比增长10%,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还有工业室主任韩博,居家协调物资为防疫一线贡献力量;宣传科主任尹一丞,收集信息素材,做好新闻宣传;财务室李怡翔,居家处理财务报表、统计汇总等相关工作……
不论是一线的志愿者,还是驻守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隔离居家办公的同事,他们身处的空间不同,但他们心中的方向都是相同的,他们彼此牵挂,互相鼓劲,解封的同志第一时间向组织报到争抢去一线替换战友,坚守岗位的业务科室同志私信办公室多分配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替同事们分担压力,每个人都不是“小我”,他们心怀集体,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保障工作。(宁夏新闻网记者 李瑶 通讯员 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