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特约演员的表演理想
2022-08-08 21:15:42 来源:银川日报

  罗凯在剧场里扮演的锦衣卫。

  讲述人:

  罗凯

  1991年生人

  特约演员

  蓝鲸娱乐店长

  我喜欢表演,以前家里要给我介绍去当秦腔演员,这个我演不了,后来也想过去横店,又被自己劝退了。要奔着专业演员的目标去,这条路真的不好走,我想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珍惜每一次表演的机会,让自己在表演中成长。

  群演也要演

  我从小就爱看电视,上大学的时候也爱看电影。可能我和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是,看的时候爱琢磨,揣摩剧情,观察演员的表演细节,而且光看电影还不够,我还会找相关的书籍看。

  我在西安邮电大学上学的时候,有同学常做假期兼职,有一天他突然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去当群演,一天100块钱。我想这个活好,本来我就喜欢电影,去了就当玩了,还可以挣钱。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去当群演,也不挑,反正有机会就去。

  那段时间我演过文艺片,演过抗战题材的,都是很小众的电影。群演嘛,类似“背景板”,你越是不显眼越好。而“不显眼”也是要表演出来的,如果你不能够进入那个状态,光站着或者看别的东西,就会让这个背景显得不真实,看的人也会觉得出戏。有时候尽管自己很投入,镜头也不一定能拍到,拍到也不一定能被剪辑到正片里,但是每次演的时候,还是会告诉自己,有镜头对着我呢!

  角色里体验不同人生

  2013年到2014年那阵,我回到银川,也认识了一些群演负责人,逐步从群众演员变成特约演员,特约演员就是在影视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有台词,有化妆师,盒饭随便吃,演出费是群演的10到20倍。我还记得第一次以特约演员的身份拍摄,扮演了一个店小二,和演员谢苗有对手戏。后来又演了一些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电视剧等。

  一般剧组给我安排什么角色,我就演什么。但说实话,我也有特别想演的,就是反派。今年6月份,宝丰集团有一个反腐倡廉的作品,我就演了一个反派,想方设法把对方拉下水,肚子里憋着坏水,交谈中反复讨好、试探对方。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好奇,很新鲜,也让我更有兴趣揣摩角色。我想可能是因为角色的状态离我的生活很远,才会好奇吧。

  还有后来我在沉浸式剧场里扮古装,演了阴阳怪气的公公、卑微的店小二和高高在上的锦衣卫,这些角色都不是最讨喜的,但我很喜欢,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是不一样的人生,而我通过表演,也或多或少感受了这些不一样的人生。

  在沉浸式剧场当演员

  之前在市中医医院附近有一个魔豆沉浸式剧场,那里2019年开始招聘演员,我当时是陪别人去参加招聘的,后来自己也加入了。

  剧场里演出和片场拍戏区别还是很大的,这里表演不能停,更强调感染力,毕竟要让玩家有代入感。这种沉浸式剧场里,气氛很重要,有时候表演细节不到位问题也不大。有一次一个光头玩家来玩,他演的是一名囚犯,在即将被砍头的时候,我们的演员无意识地摸了一下他的头,当时大伙都笑场了,玩家也笑了。

  而我在这段时间最开心的,就是跟同事飙演技。一个剧本,一个角色,一天演两三场,有时候会觉得没意思,我们就常常自我发挥。比如剧本里原本写的这个角色要被吊死,然而演员没按剧本演,自己加入打斗戏份,和他对戏的人也干脆这样硬演,最终把他“打”死。有一次我在一个打斗的剧情里,感觉打得效果不太好,就偷偷含了口水,然后被对方“打”吐了,当时场面还挺有意思的。

  总之,剧场里的表演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说白了,这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行业,游戏属性多,大家开心就好。但它的存在,也让很多喜欢表演的年轻人有去处,我见过一些虽然现在从事别的行业,但是以前是表演专业毕业的人,他们常会在这种剧场里磨演技。

  提高自己等待更好的机会

  我曾经也有机会成为一名专业演员。那是五六年前,在江苏有一个剧组,要跟组拍摄几个月,这期间表现好的话,会经常带着你,慢慢地接到一些戏份多的角色。可当时我担心会被骗,有顾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以前剧组招募演员也不太正规,渠道五花八门的,很难分辨。行业乱象还不止这些。对于喜欢表演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

  这两年影视行业整顿,情况有所好转,我感触比较多的,就是招募演员的渠道正规了不少,至少能让人分辨出信息靠不靠谱。以后也不至于像上次一样,错失了机会。

  年底我打算报一个表演培训班,好好进修一下,常和专业演员一起拍戏,就能发现自己和专业演员的差距。当然,我说的这个差距指的是演技,可不是职业,我还没想好要把表演当作职业。

  不是说我对表演的喜爱是有限的,只是对自己还没有信心。成年人的梦想就是这么小心和谨慎吧。这么不确定的事,非要确定它,多少有点显得不负责任。但我是真喜欢表演,想越演越好。

  (记者  李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