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除夕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欢喜喜过好年。
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和情结。1月22日是农历癸卯年大年初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第一个春节,家家户户的团聚,发自心底的喜悦,勾勒出一幅充满浓浓年味的温馨图景。岁月更始,向新而行。如期归来,便是年的意义。愿所有的奔赴,都走向团圆。
保健康防重症呈现“七降一稳定”
宁夏疫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最近我们接诊的发热病人明显减少。”1月19日,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碧水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表示。按照相关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引导感染者基层首诊,采取“一对五”“线上+线下”等方式提供精细化上门服务,做到重点人群底数清、人数清,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最大程度精准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人员的治疗和管理。目前,银川市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次呈现前高后低趋势,从单日接诊3368人次已下降至单日520人次。
我区聚焦养老、儿童福利等重点机构采取严于社会面防控措施,高龄老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员等重点人群,商场等人员集聚场所和电影院等空间密闭场所要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机构一方策”做好服务。建立了5个巡诊专家组,对39家医疗机构的重症病例救治进行现场指导,春节假期不休息。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盯特殊人群,依据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划分高、中、低三类风险,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特别是对红色高风险人群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及时指导协助重症风险人员转诊或到相应医院接受治疗,有效减少重症发生。目前,全区“四类”药品储备量稳步回升。累计投放布洛芬片38万余瓶,布洛芬混悬液1.92万瓶,紧缺状态全面缓解。各地不断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关爱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关心关爱政策落实到位。
宁夏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龚瑞说,春节期间要坚持适当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规模,减少人数较多家庭聚集;组织落实好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戴口罩、常通风、清洁消毒等措施。阳性感染者在春节期间要做好个人居家治疗,最好使用独立房间、卫生间,卫生间要做好消杀,房间要做好通风。返乡人员与家中老年人接触时应戴好口罩。老年人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或者检测阳性时,要及时就医治疗。(记者 朱立杨)
宁夏精准施策强化就业帮扶
7.31万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针对文化程度较低、技能低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我区加大政策扶持促就业,积极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因人施策提供个性化帮扶。对有创业意愿、创业项目但启动资金不足的人员,持续加强各项创业政策扶持,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2022年,全区共组织创业培训8773人次,培育创业实体1.48万家,创业带动就业5.85万人次;为1265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9亿元,为154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52万元。
为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自治区人社厅全面开展直播带岗、政企联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持续强化登记失业人员“1311”就业帮扶,实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免申即享”、社保费缓缴“即申即享”,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等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申请临时救助,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帮扶行动。(记者 马照刚)
家人团聚是最大的幸福
2013年10月,安正霞一家从彭阳县小岔乡耳城村搬迁到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半年后,丈夫因车祸去世。当时,4个女儿,1个正在上初中,2个上高中,还有1个上大学,安正霞靠种温棚一年只有2万元的收入,养活孩子捉襟见肘。村上和乡亲们给予她们最大的帮助,将安正霞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介绍安正霞外出打工,共建单位给钱给物支持孩子们上学。起初她在建筑工地上做粉刷工、油漆工,月收入4000元左右。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安正霞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收入也节节攀升。从刚开始的年收入三四万元,到现在每年收入七八万元。安正霞说,这么多年支撑她的念头只有一个:把日子过到人前头。
2019年,大女儿研究生毕业,安正霞第一时间找到村上,要求退出低保。“家里负担轻了,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安正霞说。那一年,她用省吃俭用的钱开始筹划盖房子。丈夫当年就是在盖房子买材料的途中遭遇了车祸,盖新房是丈夫生前的心愿,也是一家人的一个盼头。
房子前前后后盖了几个月,加上装修、家具总共花了20多万元。2021年,50岁的安正霞开始考驾驶证,科目一考试对于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她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她做了厚厚的笔记,每天用功学习,最终一次性通过了考试。2022年,安正霞买了1辆小轿车,既方便她到处干活,又方便逢年过节到机场、火车站接女儿们回家。
大女儿史云娟很感谢母亲,无论生活多苦都无条件支持她们完成学业。2015年,史云娟大学毕业,亲戚朋友都劝安正霞让史云娟赶紧工作,但史云娟想考研究生,面对1年1.9万元的学费,安正霞说:“只要娃想上,我就供,女娃娃更要好好读书。”
如今,大女儿在北京成为一名律师,二女儿考了公务员,三女儿在北京做销售工作,四女儿去年大学毕业,也打算考研究生。每一年的春节团聚,都能给这个小家带来好消息和新希望。
安正霞说,一家人和和美美,过年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记者 徐佳敏 见习记者 张 敏)
为春运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1月22日凌晨4时20分,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车务段青铜峡车站调车场,马尚义和伙伴们正在股道间来回穿梭,为保障电煤、牛奶、化肥等民生物资的运输辛勤忙碌着。
“青铜峡车站,调车长马尚义上线作业,请求防护。”伴随着对讲机的防护联控用语,调车作业开始了。上线后,马尚义打起精神,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现场调车作业。提车钩、摘软管、撤除防溜、发送指令……在他的指挥下,车辆有序地摘解编挂,整装待发。从1月21日20时接班算起,他已连续工作了8个多小时,完成调车作业30多钩,调动车辆260多辆。
春运以来,铁路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马尚义和组内人员像“蜘蛛侠”一般,“挂”在冰冷的车厢外迎着寒风作业。为了防寒,他们保暖棉服和棉帽齐上阵,几公里跑下来,衣服里面一身汗,但眉毛、脸颊、帽子、衣服上结满了冰霜。他们一次次重复着繁琐的作业,为列车“穿针引线”,只有看到列车安全准时出发,才会抖抖身上的冰霜,前往下一个“战场”。
作为调车长,今年30岁的马尚义不仅要指挥组内人员进行车辆的摘挂、排风、摘接制动软管等,还要时刻提醒组内人员认真执行作业标准,确保安全。“我们都说他太较真,容不得半点违章,和他一起干活,必须集中精力,执行好各项作业标准。”同事们评价说,正是马尚义的这份较真,让一列列火车在春运期间安全地将物资运送到全国各地。
“调车作业危险系数高,我又是调车长,必须刻苦学习,熟练掌握每一条规章制度,保障作业安全。”今年是马尚义的第六个春运,通过勤学规章、苦练技能,他取得了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调车技能竞赛调车长第二名的好成绩,还被评为2022年度先进生产者。
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马尚义磨烂了100多双手套,磨破了10双劳保鞋,每个班次步行8公里以上。调车工作异常辛苦,但他和同事们毫无怨言。这群为火车“穿针引线”的人,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保障民生物资运输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记者 陈 瑶)
镇罗派出所有个“亲友团”
“亲友团”成员来自综治、司法、派出所、民政等单位,集中在沙坡头区乡镇综治一体化中心楼内办公,大家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都长,“在一起久了,工作默契度越来越高。”李波说。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一起,不仅为抓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汇集了力量,更创新构建了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社会治安治理的新格局。
1月10日,镇罗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入户走访时,得知镇北村七队的詹家与许家因分羊发生纠纷。经了解,因詹家对羊只管理不善,羊群跑到了许家,两家的羊混到了一起,许家了解情况的父亲刚去世,对詹家要领走的羊存在质疑,两家僵持不下。社区民警联合村干部入户走访和排查附近的监控,最后通过沿路监控确定了詹家20只羊进入了许家羊圈,双方对羊只数量没有异议,可区分出13只羊后,7只羊由于品种相同,个头差异不大,无法区分,双方再起矛盾。民警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副所长马玉科,马玉科向“金牌调解员”范建国求助:“叔,我们现在咋区分这些羊呢?”范建国听后笑着说:“这好办,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打有耳标,耳标是镇畜牧站给每只羊打预防针时做的标志,每个耳标都有标号,相当于羊的身份证号。”在镇畜牧站的积极配合下,詹家的羊只终于靠着耳标被认领回家。
2022年,镇罗派出所通过“公安+综治”方式成功化解重点信访积案6起,占历年信访积案的66.67%;实现了矛盾纠纷摸排100%上报,化解率由过去的75%提升到92%以上。通过“公安+司法”模式,建立涉诉案件包案跟踪制度,动态掌握案件进展情况,杜绝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2020年,镇罗派出所被自治区公安厅命名为“塞上枫桥派出所”。
如今,镇罗派出所辖区接报警、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电信诈骗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20.25%、48.57%、66.67%、62.5%,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增强。(记者 刘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