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法院法治“护苗”助成长
2023-09-14 22:40:34 来源:宁夏法治报

西夏区法院法治副校长到学校讲授法治课,为孩子们讲解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西夏区法院法治副校长到学校讲授法治课,为孩子们讲解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法似一盏灯,法如一把剑。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有诗和远方,更应有梦想和家园。”近日,银川市西夏区法院干警走进西夏区第十一小学、西夏区实验小学,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以来,西夏区法院积极履行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的职责作用,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选派优秀法官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邀请学生参加“法院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有效拓宽青少年法律视野,提升未成年人法律素养。

  管控暴力家长 保护弱势少年

  今年6月,西夏区法院发出了第一份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助力全社会撑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蓝天。

  某日凌晨零时,14岁女孩小雅(化名)的父亲王某某酒后回家休息,并将醉酒的朋友安置在女儿卧室睡觉,因此与妻子和女儿发生口角,殴打了妻子和女儿,妻子随即报警。

  这件事发生后,因恐惧父亲的家庭暴力,小雅和母亲离家与外祖父母共同居住。但王某某依然前往妻子工作单位、妻女现居住地实施骚扰。无奈,小雅在亲人的支持下向西夏区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官审查时,王某某称其殴打女儿是正常管教,不应当认定为家庭暴力。然而事实是,小雅经常遭到父亲殴打,甚至恐惧至尿失禁。

  法官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签发,可以防御申请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最终,法院在受理申请48小时内作出裁定:禁止王某某骚扰、跟踪、接触妻女和岳父母;禁止王某某进入女儿现居住地;禁止以电话、短信、微信的方式侮辱、诽谤、威胁妻女和岳父母;禁止在女儿现居住地、妻子工作单位范围内从事影响妻女和岳父母正常生活、工作的活动。如王某某违反上述禁令,法院将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相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拘留,如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联动化解纠纷 “护苗”健康成长

  中小学校园纠纷关乎未成年人成长等诸多问题,不能漠视,亦不能草率应对。

  近日,一起因未成年人在学校打架引起的身体权纠纷案件,在西夏区法院张月琴法官和学校法治副校长的耐心调解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未成年人葛某与徐某发生口角引发厮打,葛某将徐某的牙齿打伤,双方因徐某牙齿后续治疗费用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徐某的法定代理人孙某诉至西夏区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相关损失。

  了解案件后,考虑到双方均系未成年人,又是同班同学和舍友,为了不影响双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张月琴联合法治副校长立即与双方法定监护人进行积极沟通。

  耐心听完双方家长心疼又气愤的诉说之后,张月琴又单独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以朋友的方式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并作出正能量的引导。

  通过与法官谈心,孩子们的心结得以化解,分别意识到自身问题,并积极乐观面对,双方家长也互相谅解握手言和,对于赔偿金额也很快达成一致并当庭履行完毕。

  送法进校园 织牢安全线

  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西夏区法院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为辖区师生带来开学第一堂“法治教育课”,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同学们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中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8月25日,西夏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金菁走进北师大银川学校小学部,为该校150余名学生上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宣传课。课堂上,金菁围绕法律责任年龄、影响同学们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青少年的三大法律责任几方面进行了普法宣讲。

  走出去,也要请进来。8月29日,文萃中学105名七年级新生走进西夏区法院,先后参观了司法警察大队摔擒格斗表演、“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家事法庭、诉讼服务中心等,深入了解“扫黄打非”的基本含义、职责使命,以及立案、审判、执行工作流程、职能等。

  同学们还在法庭旁听了一起盗窃案件的审理过程,直观感受审判的严谨性、专业性。旁听结束后,学生们议论纷纷,表示会将这起案件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伙伴,增进对法律的敬畏。

  “我们将努力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寻求新突破,把‘护苗’工作做得既有深度,更有温度,继续开展法治教育以及安全意识教育,与学校共同努力持续加强法治教育功能,通过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点亮护航明灯。”西夏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席记者 马涛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