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停车位紧张、绿化品种单一、单元门坏了需要修、下水道堵塞也需要物业服务,当业主把这些问题反映给物业时,物业人员却找各种理由搪塞,我们当然不情愿交物业费了。”
“我们现在做的都是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涉及7个小区的5000多户业主。物业费标准是经合法程序评估确定的,这些年我们的运营成本也在上涨,按照现在的这个标准也只是勉强维持,如果部分业主不缴纳物业费的话,我们还要垫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
近日,贺兰县人民法院针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矛盾突出问题,组织小区居民代表与物业公司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业主与物业公司陈述着各自的委屈和难处。最终,在法院干警的调解下,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表示:“听了业主的反馈,我们意识到物业服务的确不到位,随后我们将分层分类处理业主的诉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不断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争取获得大家的认可。”小区居民代表王女士也欣慰地说:“在法官面前和物业交流,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是高!”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社区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虽然争议标的小,但往往主体多、涉及面广、积怨深、易激化。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为此,贺兰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通过精准发力调解,有效降低物业纠纷化解的社会成本,推动物业纠纷实质性、一次性化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自2021年以来,贺兰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包含诉前调解在内的物业合同纠纷11265起。办案法官从司法实践中分析发现,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很多矛盾主要因沟通不畅所致。”贺兰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站在百姓与物业之间,既要切实解决问题、厘清对错,也要促使双方在信任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因此,贺兰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化解类型化矛盾纠纷为抓手,探索建立“多方联动、分层过滤、分类化解、分级解纷”的物业纠纷化解新路径,不断扩大特邀调解组织及特邀调解员群体,参与物业纠纷预防化解,推动法院解纷的“独角戏”逐步向多元化“大合唱”转变,使纠纷止于未诉。
王莉荣是贺兰法院物业供热纠纷的特邀调解员之一。聊起自己的调解经历,她说:“我是2020年6月来到贺兰县人民法院开始参与调解工作,之前曾经在物业行业工作过3年,对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常见矛盾比较了解。从我这些年调解过的物业纠纷来看,大多数是业主和物业之间交流的方式方法有问题。”
像王莉荣一样的特邀调解员们在调解过程中会及时洞察当事人情绪,疏导宽慰业主,加上专业分析,降低双方冲突的“燃点”。办案法官也不再拘泥于坐堂办案、就案办案,而是走出法庭,向双方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法”与“理”的双管齐下,缓和了双方的对立情绪,顺利解决了矛盾。截至11月底,贺兰县人民法院同期民商事一审收案降幅达6.48%。
此外,贺兰县人民法院不断提升专业化审判质效,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打造以问题解决为牵引、诉前化解为主流、诉中调解为补充、司法判决为示范的递进式物业纠纷化解链条,持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促进形成物业服务行业良性发展、让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