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灰雀在枝间享受冬日阳光。 侯凯 摄
金雕在摄像头前悠闲地观察,红腹灰雀在枝间享受冬日阳光。寒冬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新老朋友”,尤为热闹。12月22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副科长朱亚超欣喜地说:“随着贺兰山生态环境的好转,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断扩展、优化,昔日少见的金雕如今成群飞翔,12月初又记录到红腹灰雀,为宁夏首次记录。”
12月20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榆树沟管理站护林员张世杰在值班时,惊喜地发现,甘沟棒子山防火监控视频里,一只金雕在镜头前摇头晃脑地观察,样子十分可爱。1分钟后,金雕展开双翅向远方飞去。金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鹰科、雕属的猛禽,翼展达2.3米,栖息于森林、草原、荒漠等各种环境中,一般在高原、山地、丘陵地区活动,最高海拔可达4000米以上,冬季亦常到海拔较低的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
张世杰说:“过去,我们管护人员和护林员一般在贺兰山海拔3000米以上偶尔能看到金雕单独或成对在它们的领地上空盘旋。现在在海拔1500米处,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金雕尽情翱翔。”
贺兰山不仅“老朋友”由少变多,而且迎来了“新朋友”到访。12月初,银川贺兰山岩画工作人员侯凯在贺兰山岩画景区记录到红腹灰雀,该鸟为宁夏首次记录。红腹灰雀,是雀形目燕雀科灰雀属,因雄鸟的整个前胸到腹部都是红色的,像穿红肚兜的小孩儿,故名红腹灰雀。红腹灰雀分布于我国东北,以及内蒙古、河北等地,欧洲、北亚以及日本、朝鲜半岛亦有分布,多栖息于山区的白桦林和次生林区,冬季至海拔8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缘和平原的杂木林中。
近年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断扩展、优化。一山宁而万物生,随着贺兰山生态环境好转与监测力度加大,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加,近3年首次监测拍摄到鸳鸯、槲鸫、英国国鸟欧亚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记者 陈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