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守望情” 为重度残疾人家庭解困
2024-08-21 12:59:07 来源:新消息报

白云鹤(左)帮铁学云的家人缝被子。

邻里照护服务人员白云鹤(中)叮嘱铁学云(左)每日服用药物剂量。

邻里照护服务人员苏桂芳(左)在王会萍家清理厨房卫生。

  对于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来说,照料护理工作是最大的难题。如何破解?吴忠市残联推出的“守望情”困难重度残疾人邻里照护服务项目(以下简称“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给出了新答案:让轻度残疾人对重度残疾人开展“一对一”邻里照护服务,既实现轻度残疾人增收,又为重度残疾人和他的家庭解困。

  “一对一”服务 轻度残疾人照护重度残疾人

  “前段时间我生病了,家里没人做饭、打扫卫生,幸亏小马到家里帮我,不然这一大家子人可怎么办!”8月19日,家住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中华村A区的马桂香说。

  马桂香今年65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身体虚弱。“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原本生活幸福,但大儿子马贺峰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致残后,生活全变了。”马桂香说,20年前,大儿子在修理电动三轮车时被管钳击穿左眼,虽然做手术保住了性命,但由此导致重度残疾,儿媳妇和孙女也是智力残疾人,孙子年幼,老伴身体不好,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全由她照料,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今年7月,家住中华村C区、与马桂香家一墙之隔的肢体四级残疾人马玉萍,和她签订了“一对一”邻里照护服务协议。每隔几天,马玉萍都会到马桂香家帮忙做家务,极大减轻了她的照护负担。“我们是邻居,即使不签这个协议,看到她家有困难,我也会伸手帮一把的。”马玉萍说。

  “我和父亲住在一起,平时除了照顾他也没别的事做,我很想出去打工挣点钱,但因为年龄大总被人拒绝。”50岁的马玉萍说,她平时去马桂香家打扫卫生、做饭、擦玻璃,吴忠市残联每月付给她500元补助。“这些家务活我经常干,也没啥难度,现在我和马桂香一家人处得可好了,大家都挺开心。”8月19日,马玉萍又到马桂香家打扫卫生,一会儿工夫,就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在青铜峡小坝镇南庄五队,肢体四级残疾人白云鹤与精神二级残疾人铁学云签订了“一对一”邻里照护服务协议,帮他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难题。精神二级残疾的王会萍和肢体残疾、104岁的外婆蒋玉英住在小坝镇惠泽园小区,住在附近的听力四级残疾人苏桂芳常来照护祖孙二人,并和她们处成了好朋友。

  盐池县的李涛是听力四级残疾人,和肢体二级残疾人石月飞同住一栋楼,通过“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两人成了好姐妹。“感谢这个好项目,李涛经常到家里帮我收拾屋子、买东西,还陪我出门散心,我很开心。”石月飞说。

  “我一个人生活,平时也没稳定收入,通过‘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每个月能有500元收入,还增进了邻里感情,一举两得。”李涛说。

  近邻关爱“无障碍” 共情让他们成为彼此的依靠

  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集村的杨得富是智力二级残疾人,日常生活由80多岁的老父亲照护,通过“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肢体四级残疾人母天智为他提供“一对一”照护服务。“虽然我也是残疾人,但日常生活没问题,我和杨得富以前就是邻居,我和妻子常去他家帮忙,现在通过‘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我每周到杨得富家洗衣服、打扫卫生,给他买水果、牛奶,每个月还有了收入,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母天智说。

  “残疾人群体因为有相似的经历,更能懂得彼此的不易。通过‘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轻度残疾人增加了收入、重拾生活信心,重度残疾人的幸福感也进一步提升。”吴忠市残联一级主任科员马利民说,该项目优先选择就近就便的邻里之间,从一个小小的搀扶、一次贴心的陪伴、一份真诚的关怀,两家人发展成为“一家人”,这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

  重度残疾人长期蜗居家中,活动场所很小,交流对象也仅限于家人,他们渴望走出家门,与邻居聊聊天、看看外面的风景,“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让他们找到了情感的出口。牛有花是肢体一级残疾人,常年卧床,女儿在外地上学,生活起居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肢体四级残疾人叶建湘为她提供“一对一”照护服务后,每周到她家打扫卫生,陪她聊天,还教她用手机看直播,让牛有花原本沉闷的生活有了色彩。

  “通过实施‘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很多残疾人逐渐成为朋友,他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彼此的关系更亲近。”吴忠市残联教育就业工作部部长马春艳说。

  已有94对残疾人签订协议 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长期以来,‘照看一个人,致困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成为很多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作为政府和残疾人‘桥梁’与‘纽带’的各级残联组织,更要将温暖送到每位残疾人心中。‘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主要锁定困难残疾人群中一户多残、以老养残、脱贫不稳定户,给予他们帮助。”吴忠市残联理事长杨学礼表示。

  吴忠市现有就业年龄段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7409人,就业年龄段未就业三、四级残疾人2331人,为践行“诉有人听、难有人帮、事有人办”的助残理念,吴忠市残联经过调研走访,认为“对于重度残疾人家庭来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照护”,提出在居家托养、日间照料、集中托养基础上,实施邻里照护服务项目,进一步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照护负担。

  为此,吴忠市残联筹措资金60万元,组织实施由轻度残疾人为重度精神、智力、肢体残疾人提供“一对一”“菜单式”的“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试点项目,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助医助行、家居清洁、心理关怀等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项目基准为100人,给予100名轻度残疾照护服务人员每人每月500元补助,着力解决困难家庭中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照护问题,自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已组织94对重度残疾人和轻度残疾人签订“一对一”邻里照护服务协议。

  “‘守望情’邻里照护服务项目启动以来,我仔细摸排残疾人家庭,鼓励残疾人自行结对,选取有时间、有照护能力的轻度残疾人,去帮助丧失生活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家庭。现在,无论轻度残疾人还是重度残疾人,都特别认可这个项目。”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集村党支部副书记海飞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常态化机制,本着发现一个服务一个的理念,进一步扩大项目服务覆盖面,不断满足困难重度残疾人多层次、多元化照护和托养服务需求,帮助残疾人增收致富,进一步织牢织密残疾人社会保障网。”杨学礼说。(记者 方海鹰/文 韩胜利/图)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杜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