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宁夏石化公司以装置稳定增产、降耗优化为目标,严抓岗位精细化操作,通过担当作为狠抓细节、助力装置高效率平稳运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效益实现保卫战出努力。
(一)
6月18日上午9时许,在宁夏石化安检公司密封件厂房内,密封件工宋绍钧和廖光宾两位师傅正忙着给公司对外施工单位磐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作两批不同规格的缠绕垫。长期协作的两人配合默契,备料、缠绕、点焊、装环、贴标记,缠保护膜……收拾利落后,廖师傅却盯着做好的垫子若有所思。
“老廖,忙乎一早上了,回班里歇会吧。”宋师傅一边招呼着廖师傅,一边抬腿准备向厂房外走去。
“咱们去找一块板,把垫子固定起来。”廖师傅说,“这批垫子尺寸大,拉到外地,我怕路上来回颠簸会损坏。”
“咱们缠过很多层保护膜,没问题啊。”宋师傅对自己的捆扎技术信心十足。
廖师傅说:“检修人员说上次在别处加工的缠绕垫没包装好路上中很多散了,重新制作费时费料。我们费点事,垫片安全有保障,检修进度也不会受影响。”
想想也对,宋师傅立即跟着行动起来。他们在废料场找到一块五合板,用细绳将垫子牢牢捆扎到板上,反复敲打确认无误。中午12时许,检修人员来取产品。看到捆扎的结结实实的垫片连连称赞,“有这张板的固定就保险了!”
(二)
“开工加热炉B1801的燃烧气和点火器的燃料气,由管网来的天然气管线分成两股分别进入燃烧器和点火器。”
6月18日13时许,宁夏石化化肥三厂青年员工陈苏着对照着流程图沿着天然气管线一路走过来,找到了开工加热炉燃料气系统管线。
化肥三厂装置现场部分管线上残留着记号笔涂写标识的痕迹,加上经过停工检修,大部分管线更换了保温,新保温盖住了原有的管线标识,管线标识缺失。现场管线密集,没有标识导致新员工在独自学习管线流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
化肥三厂团支部组织“贴标识、学流程、节成本、强技能”青年突击队活动,擦除原有管线上杂乱的记号笔记号,自主制作管线标识,为装置管线粘贴管线标识,提高目视化管理,让青年员工加深对各装置的了解,巩固熟练管线流程,提升操作技能,减少现场误操作。
团员青年积极行动,分工明确。中控岗位的青年打印制作管线标识,现场岗位的人员在现场清理管线上的灰尘及记号笔痕迹。面对错综复杂、粗细不一的管线,认真对照流程图,一个阀门、一条管线的确认走向、介质,遇到不懂的就找老师傅或技术员,保证标识清晰、整洁,在学习中增强技能,强化安全操作。(宁夏日报记者 张慈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