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民乐享品质生活
2020-08-11 17:18:11 来源:银川晚报

  俯瞰翠园,绿意盎然。

  整洁干净的宜居巷。

  一座城市,因文明而美丽。在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银川市围绕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每天早上,李才和老伴儿都要去逛早市,途经金凤区宜居巷的时候,他们总会放慢脚步,享受这里的美景。“现在这样好看得很,又清新又干净。”李才说。

  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旭萍告诉记者,宜居巷之所以散发着如此魅力,全都得益于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模式。两年来,在多部门的协作下,这里的马路市场已经搬迁,40处临街居民楼进行了“窗改门”整治,彩色慢行步道、智能健身器材等设施,更是让这条巷子焕然一新。

  “社区网格员都有各自负责的网格,只要发现问题,能力范围内的都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会联系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陈旭萍说。

  位于上海路与中山街交叉路口西北角的小微公园,现在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翠园,寓意着城市中的一抹绿。这处在街边的小微公园,不仅是过往行人眼中的风景,而且也是附近居民的“百姓花园”。翠园建设前为原银川市公路局修理厂厂房以及北部片区劳务输出集散地之一。拆建还绿以后虽然只有3000平方米,但是休闲椅等公共设施齐全,这里也成了附近居民的共享后花园。“以前这里是废品收购站,挺乱的。自从这儿建了小微公园以后,我天天领着孙子来转。”市民郝春香说。

  从2014年至今,银川市建设小微公园64个。随着市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小微公园也由过去单一的绿地设计理念向提升公园的复合型功能转变。“尽量在学校、小区周边,腾出来一些空地,最大程度地为市民建造一些街头的小微公园,让市民出了家门就能进到公园。”银川市绿化养护管理站副站长司惠宁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银川市进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整治裸露土地20.7万平方米,补植补栽14.5万平方米,新建小微公园13个,加强规划建绿、节点造绿、“拆违”复绿。如今的银川,已经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记者 林芸 宋志书 实习生 唐艺格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