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虽然天气不是蓝天白云,但不影响人们亲进贺兰山、亲近大自然。记者来到贺兰山滚钟口,俗称“小口子”,看到了富有浪漫诗意的事儿——贺兰山岩羊走进山水画。
“小口子”位于银川市西北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是宁夏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
贺兰山上矫健的岩羊。
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自古就是避暑胜地,在一片茂密的林木中,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贺兰山庄(民国),始建于1937年,时为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的避暑山庄。主楼为砖木结构两层平顶楼,长11米,宽6米,高7米,上下皆有回廊,西侧有木梯至二楼。楼西南侧建有硬山式瓦房三处。20世纪50年代,董必武在此疗养月余。
贺兰山写生。
记者在贺兰山庄附近,看到与普通游客明显不一样的一群人,他们在三面环山的山坳处,用画笔捕捉着贺兰山的各种姿态。原来他们都是来自宁夏书画函授专修学院的学员,利用周末上课时间专门到贺兰山写生采风。他们的年龄从七八岁到80岁不等,原来,绘画真的不分年龄,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写生的小姑娘。
书画爱好者。
正在聚精会神观察山体的学员突然发现一只岩羊,紧接着有人又看到一只,人们的目光瞬间都被岩羊吸引,赶紧拿起画笔,把岩羊请进山水画里。
只见两只岩羊在悠然觅食,与人只隔了一条小溪。岩羊毛色呈褐色,如果不移动,几乎与山体融为一色,两只眼睛格外机敏,似乎随时捕捉四周一切动向。
写生。
巍巍贺兰山,矫健的岩羊,水墨画的灵动写意,构成了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周末景象。贺兰山岩羊不期而然走进山水画中,为绘画者带来灵动,这是自然的恩赐,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宁夏新闻网记者 蒋萍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