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冰凌花开 “追冰人”守护安澜
2023-12-26 08:52:25 来源:新消息报

冬季的黄河依旧壮观。

看,好大一块冰。

大小冰块互相碰撞的声音,吸引路人观看。

流凌堆积成各种形状,美轮美奂。

冰凌如飘带般蜿蜒流淌。

黄河之上,朵朵冰凌花盛开。

刘雨轩用冰镩凿冰。

河面上冰凌密集。

巡测队员要定期检查水文视频监测站。

利用无人机沿河巡测。

  受寒潮降温天气影响,12月17日,黄河宁夏段首次出现流凌,上首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兴惠泵站。站在黄河石嘴山段惠农区北农场,或是石嘴山黄河大桥附近,便可一览流凌之壮美。

  然而,这一美丽奇观之下暗藏风险。

  “今年黄河石嘴山段流凌呈现速度快、长度长的特点。首凌35公里,3天时间就增长到108公里。”12月19日,在惠农区北农场,石嘴山市水务局局长周华说,受冷空气影响,黄河宁夏段持续低温,预计黄河凌情还将持续发展。为防止灾害发生,坚守在防凌一线的“追冰人”需要时刻监测流凌。

  黄河上冰凌花盛开 成群灰鹤翩翩起舞

  19日8时30分许,驱车从银川出发,途经贺兰县庆丰路时,广袤的田野上积雪未消,寒冬里的乡村有些萧瑟。车子驶上滨河大道,一路向北行至惠农区段,远远可见黄河中冰凌花开,顺着河水流淌。继续往前行驶到达石嘴子,离黄河百米远处,举目眺望,河面宽广,冰凌堆积更密。“去北农场,就可以走到黄河边,近距离观看流凌了。”石嘴山市水务局局长周华建议,随行的还有3名年轻的水务巡测员。

  越野车向北行驶至北农场黄河边。这里的黄河,岸边滩地与河面几乎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是黄河在宁夏的最后一站,由于位置偏北,温度更低,岸边已经结冰,上游漂浮下来的流凌,大大小小,堆积在一起,像朵朵盛开的雪莲花,重重叠叠,相拥相撞,挤压着旋转着,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奔涌,浩浩荡荡,场面蔚为壮观,令人震撼。寒冬里的母亲河,纵使化成冰,依然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向着广阔深邃的海洋奔流而去。

  下午3时左右,在离石嘴山黄河大桥1.5公里的黄河水位视频监测站,流凌之上,一群灰鹤翩翩起舞,时而飞向左,时而飞往右,时而一字排开,时而飞成“人”字,来回盘旋,仿佛被黄河流凌的壮美而“惊艳”,久久不愿离去。

  寒潮下的午后,气温依然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太阳的光芒都略显黯淡,却在水天之间,这群大自然的精灵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

  随行的刘雨轩是宁夏水文中心石嘴山分局巡测队队长。他说,从监测视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些灰鹤晚上栖息在河中央的滩地上,白天就飞走了,“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很多候鸟都会选择冬春季节在这里栖息。”

  为了不负这一自然界的馈赠,网友纷纷到此拍摄流凌,拍摄灰鹤。故而,每年这个时节,关于流凌的美文美图“争奇斗艳”。网友“明天的阳光”写道:黄河宁夏段河面盛开冰莲花,冰凌相互碰撞,发出美妙的声音,仿佛黄河在歌唱。网友“夏中华”赋诗一首:黄河忽开冰莲花 寒潮袭来冰塞川 黄河川布冰莲花 冰玉触碰叮当响 冰封浊浪多琼花。

  首凌提前1天而至 首封长度已达118公里

  数据显示,今年,黄河宁夏段首次出现流凌的时间是12月17日,较多年平均日期提前了1天,较2022年晚了2天,黄河宁夏段进入2023年至2024年凌汛期。

  12月21日,黄河宁蒙河段封河上首进入宁夏界,麻黄沟(省界断面)至麻黄沟上游5公里河段封河,封河日期较多年平均提前13天,较2022年晚了一天,水位较封河前上涨了3.6米。封河上首至银川市兴庆区通贵河段流凌,长度118公里,密度10%—40%。

  12月21日,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受南下弱冷空气影响,黄河宁夏段持续低温,预计黄河凌情将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1990年以来的32年间,黄河宁夏段有28年封河,多年平均封河日期为1月3日,最早封河日期为12月20日,出现在2005—2006年度凌汛期;最晚封河日期为1月20日,出现在2016—2017年度凌汛期;有4个年度凌汛期未封河。

  流凌看上去很美 凌汛破坏力很大

  “流凌看上去很美,其实暗藏的风险也很大。”自治区水利厅水文中心水情科科长李聪敏介绍,流凌是河流封冻前,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因流动的冰称为凌,所以冰在水面或水体中随水流动称为流凌。流凌形成后,当达到一定密度后,流冰所受的阻力大于水流的输移力时,大量流冰就会在弯道、分叉、浅滩、河道束窄处卡堵、滞留,从而形成封河。封河一般自下游向上游进行,很容易在弯道、浅滩、未解冻冰盖前缘等处造成卡冰结坝,致使河道水位迅速抬升,形成凌汛。

  “凌汛是我国冬春季节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之一,尤其是黄河宁蒙、山东河段,均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冬春季封开河期间时空顺序不一致,加之河道形态特征复杂多变,极易形成冰塞冰坝等冰凌险情。壅水漫滩,轻则淹没滩地村庄,妨碍引水工程、水电站正常运行,重则破坏桥梁、水工建筑物,甚至破坏堤防。”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减灾科科长杨东旭介绍。

  相关资料显示,历史上,黄河下游山东河口河段分别在1951年、1955年凌汛期发生过堤防决口险情。黄河内蒙古河段最近一次溃堤险情发生在2008年。1951年至2011年间,宁蒙河段发生凌情346次,造成凌灾88次。宁夏冰凌灾害多发和重灾河段主要在中宁石空至渠口农场、青铜峡至叶盛、永宁望洪至石嘴山段。

  黄河干流特有的“几”字形河道,决定了其所跨纬度较大,南北河段气温差异明显,从而造成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不同。纬度较高的地方,河流冬季结冰早而春季解冻晚;纬度较低的河段,冬季结冰晚而春季解冻早。“宁夏黄河常封河段主要为两段,一段为石嘴山麻黄沟(省界断面)至青铜峡水库坝下,另一段为青铜峡水库坝上至中宁县枣园村,特殊寒冷年份,沙坡头水库坝上也会出现封河。”周华说。 

  防凌一线“追冰人” 汛期天天沿河巡测

  刘雨轩,今年24岁。19日,他和另外两名巡测队员穿着厚厚的防寒衣,再套上救生衣,带着望远镜等工具,开始了沿河巡测工作。

  “今天冰厚是3厘米。”刘雨轩用冰镩将冰凿开,用量冰尺量出冰的厚度,一名巡测员负责记录数据,另一名巡测员在旁做辅助工作。

  “凌汛期间,每天早晨8点之前上报流凌密度、冰面厚度、水位高度等相关凌情数据,是巡测队一项雷打不动的工作。数据必须精准核对后,传给水利厅等相关部门。”刘雨轩边测量边说。随后,他拿出无人机开始操作,“一些河段处于视频监测盲区,所以我们会用无人机来巡测。”

  为方便操作,刘雨轩不能戴手套。然而,黄河岸边“冻”力十足,双手顿时被冻得通红,不一会儿,手指被冻得灼疼。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里,虽然穿着防寒服,身体依然冰凉彻骨,风刮过脸庞如针扎一般。责任在肩,刘雨轩依旧操作着无人机,将河面巡查了一遍。

  “现在冰还比较薄,站在岸边就可以测量。等到封河的时候,冰的厚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为安全起见,巡测员都是两个人绑着一根绳子走到黄河中央去测量冰的厚度。”周华说。最早的监测是纯人工的,巡测队员早晨6点出发,针对重点防凌河段,沿河跟踪,实时测报凌情、冰情、水位变幅等情况。

  “当时,骑自行车沿黄河边巡测,一出门就是十几天,夜间借宿村民家,以信件形式上报。后来,骑摩托车巡河,以电话形式上报凌情。再往后虽然有了摩托车和报汛电话,但仍要靠大量的人工去获取凌情数据。”周华说,“现在升级为视频监测为主、水文机动巡测为辅。以前是‘治河’,现在是‘智’河。”

  如今,刘雨轩等巡测队员能够熟练依靠高空瞭望、无人机、遥测水位等智能设备监测凌汛,并且传承了早起测报、铅笔录数据、沿河“追冰”的工作传统。宁夏水利部门建立的精准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宛如为防凌减灾工作配备的“耳目”和“参谋”。像刘雨轩这样的巡测员,则被称为黄河防凌一线的“侦察兵”和“追冰人”。

  受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影响,黄河宁夏段封河时由北向南、先下游后上游;开河时由南向北、先上游后下游,几乎年年发生程度不同的凌汛灾害,其中,长约267公里的平原河段是防凌重点。这些“追冰人”往往无暇欣赏流凌的壮美,每天奔波在巡测的路上,为防凌做好周密精准的监测。

  黄河宁则天下平 水利部门力保安澜

  “黄河宁,天下平”。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黄河防凌安全的责任更加重大。俗话说“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凌汛决口,河官无罪”,可见黄河凌汛具有强大的突发性,防御抢险更是复杂艰难。

  当前,黄河宁夏段已进入凌汛关键期,宁夏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沿河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相关成员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细化完善各类防凌预案方案,强化河道巡查检查排查,提高重大险情处置能力,确保黄河防凌安全。

  自治区水利厅锚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干支流堤防不决口”的目标,提早开展凌汛防御工作检查,排查防凌风险隐患。

  现场督导防洪工程水毁修复,组织沿黄水利部门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修复平罗高仁、中宁营盘滩等8处河段1.2公里护岸,消除安全隐患。

  惠农区北农场浮桥、河滨浮桥和包银高铁黄河乌海特大桥河道内施工机械设备等涉河设施提前撤除,7处穿堤闸门闭合;督促2座在建跨河大桥管理单位制定施工度凌预案和防凌应急预案。

  目前,宁夏沿黄47处水位、视频等监测设施,都投入到凌汛测报工作中。督促指导沿黄水利部门提前落实了28支水利工程抢险队伍,储备91.3万方备防石、6.08万方四角体等抢险料物和价值约1500万元的各类抢险物资,全力保障防凌安全。

  各级水利部门防凌责任人、凌情监测责任人、水利防洪工程巡查责任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掌握凌情水情,及时会商研判凌汛发展,全面通报凌汛信息,为防凌调度指挥提供可靠依据。

  抢险队伍、专家处于临战状态,加强水利防洪工程巡查排查,及时开展水利防洪工程修复和应急加固,做到抢早抢小,避免险情扩大。遇重大险情,积极配合应急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抢险救援,派出水利技术专家协助开展险情处置。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等“十大工程项目”。“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旦建成投用,凌汛期出库水温将升高2至3摄氏度,石嘴山以上300千米的河段基本不封冻。”杨东旭说:“通过上游以黑山峡水库为核心的防洪工程体系科学合理调度,在完善河道堤防等工程的情况下,可基本保障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安全。”(记者 方海鹰/文 韩胜利 牛宝林 乔新宇/图)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张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