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程官宣讲大赛上,女仪程官柳收珠(左二)巾帼不让须眉。
村民用手机直播大赛。
小朋友目不转睛看表演。
精心装扮。
11岁小仪程官唱出了气势。
80岁的老仪程官王克仓(左)。
“乡村年节耍社火,最美不过唱仪程。”仪程官也称春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说仪程是社火表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仪程官作为社火团体的“领头雁”,以诙谐、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的表演喊春词,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2月2日,“仪程官讲学习·隆德城沐新风”隆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仪程官宣讲大赛举行。作为“中国社火文化之乡”,“仪程”这种民间艺术,在隆德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开出了带着泥土清香的花朵。
仪程官小年冒雪斗春词
“六盘山上红旗飘,千年古县真热闹,仪程宣讲大赛邀,全县选手都来到……”“辞旧迎新龙腾飞,全县人民新年好……”隆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仪程官宣讲大赛上,来自全县的12支参赛队在漫天飞雪中激情斗诗,送福过小年。
仪程官依次表演了《凤凰岭上春官颂 新时代里说幸福》等精彩节目,展示国家级非遗独特魅力,让群众在非遗文化的无声浸润中收获年味、收获幸福。温堡乡的柳收珠,是现场唯一的女仪程官,但气势不输男仪程官。马步芳携孙马臻代表凤岭乡参赛:“我从小就爱说仪程,因为它代表着农民一年美好生活的开始和愿景。我们爷孙一起参赛,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最终,凤岭乡参赛队获得第一名。“说仪程畅扬吉庆祥和之风,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祝福期盼,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步芳表示。
80岁老仪程官耍了大半辈子社火
“这个大门面朝南,上面高挂才子联。才子联上写大字,辈辈儿孙中学士。”1月28日,隆德县观庄乡阳洼村80岁的老仪程官王克仓,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耍社火。老爷子风采不减当年,说起仪程更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10时许,大鼓响起,阳洼村男女老少迈着欢快的步伐,相约赶到村委会大院开始梳妆打扮,争先耍起社火。化妆师刘展展和杨喜梅为7岁的刘一鸣、韩雪娜化妆,将他们装扮成《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和何仙姑。听到有人敲响锣鼓,王克仓翘着白胡子,迈着小碎步赶来放声唱道:“此地生来好风流,周公卜来鲁班修,修在八卦乾字首,辈辈儿孙生王侯。”老人一个接一个即兴表演,又鼓足全力敲起了锣鼓过把瘾。“老爷子耍了大半辈子社火,虽然现在耳朵有点背,但只要看到大家耍社火,他依旧能即兴表演。”村民说。
在老人的感染下,村民柳红子也抢着耍社火:“花花石头垒墙根,我和你来称兄弟,一娘生来两娘养,早上分开晚上想。”“大门楼子高院墙,两个尖儿赛凤凰,凤凰落在墙头上,后辈儿孙状元郎。”
社火队员们装扮好后,大人把扛社火的铁架子绑在身后,披挂穿戴,村民把刘一鸣和韩雪娜抱起来,放到扛社火的架子上,开始上演隔代扛社火。现场鼓乐喧天,仪程官王长江走在前面唱诗。“仪程官的气势要喊出来。”阳洼村党支部书记王政国嫌他耍得不美,以身示范。“2018年,村里耍社火的有200多人。现在村里人少了,但仍有七八十人在耍社火。”王政国说。
仪程官走村串巷送祝福
“敲锣打鼓贺新春,社火来到贵门中……”“进了大门转四方……男女老少总康宁。”1月29日10时许,隆德县好水乡庙湾村社火队和秧歌队欢欢喜喜走村串巷,为村民们提前送上新年祝福。
走社火的队伍中,仪程官黄春弟和魏小平走在最前方,他俩挥扇唱诗,为家家户户送上祝福。队员们摇旱船、耍毛驴、舞狮子等紧随其后,更增添一份喜庆。
村民们闻声而动,纷纷跑出来看热闹,接喜庆。魏圆菊抱着刚满8个月的小宝宝,眉眼间都是笑意:“今年终于又感受了一回昔日的热闹,感觉这个年过得更有意义了。”魏圆菊远嫁外地多年,每逢新春佳节,因为看不到走社火表演,总感觉缺了点啥。“今年终于圆梦了,这样才有年味儿。”魏圆菊说。
“村里人都爱耍走社火、扭秧歌。我耍了五六年狮子,爱人赵红摇旱船,女儿魏妮娜是秧歌队的。”庙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魏云说,目前村里有70多人耍走社火、扭秧歌,最小的10岁,最大的50多岁。
走社火是隆德常见的社火形态,由仪程官开场,舞狮子、摇旱船、唱秦腔、扭秧歌、杂耍等紧随其后。这项活动老少皆宜,表演者穿戴上行头,拿上道具,就能参加游演。
校园传承培养小仪程官
“宁夏有个六盘山,六盘山上红旗展,森林茂盛地势险……”1月28日,在隆德县龙泉苑广场,放寒假的小学生与老仪程官魏应福切磋交流说唱春官词。
11岁的小仪程官李涵星、朱恩泽说唱春官词,喊出了“50年大腕”的气势。不仅说得有板有眼,气势上也一点都不输老仪程官。“这是隆德这片土地上最迷人的地方,也是刻在隆德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周围群众纷纷为他们点赞。
在广场上表演社火的10多人都是隆德县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涵星担任仪程官,人虽小,一招一式却气势十足。“一年前,我在学校里跟着老师学习社火表演。我很喜欢耍社火,尤其喜欢当仪程官。”李涵星说。朱恩泽跟着学校老师学了两年社火表演,平时还跟着爷爷学:“不怕山高水又长,有请你来说吉祥。”朱恩泽表示,“我要坚持学下去,将社火发扬光大,走出隆德,走向全国。”
“隆德县一小从2022年开展课后拓展服务活动,社火等非遗项目进校园,六年级有十四五名学生跟老师学社火。”该校美育处主任毛小宁介绍。
魏应福将在隆德县举办的正月十五社火大赛担任总仪程官。“我不识字,但就是喜欢社火,喜欢说仪程。”67岁的魏应福说,这几年,因腿脚不方便,他就静心琢磨仪程官唱词创作。“等到腊月二十三,来听春官赛议程。正月十五闹元宵,再到隆德耍社火。耍完社火吃暖锅,四米大锅创纪录。”唱罢,他面对镜头灵机一动,又随口道来:“记者整个观天下,长枪短炮手中拿。来到城市走乡下,勇于担当责任大,顶风雨冒严寒,不到长城非好汉。多走走多看看,写进民情搞宣传。”(记者 陈秀梅 贺静 李霞霞 牛宝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