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银川 有哪些读书好去处?
2024-04-22 07:57:55 来源:新消息报

金凤区已建成20处悦书房。

金凤区通福家园社区图书室里,青年全神贯注备考、看书。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4月21日,宁夏图书馆开展了少儿悦读绘、好书推荐、读书分享等系列活动。

在金凤区通福家园社区图书室,可戴上耳机惬意地听有声图书。

每到周末,钟书阁就迎来许多青少年读者。

位于银川市行政中心的阅读岛。

地处繁华街区的钟书阁,获得“中国最美书店”称号。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大家该如何面对“越来越卷”的生活?把阅读作为一种放松和自我提升的方式,可能是答案之一。

  那么,去哪里读书呢?

  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图书馆、书店,但是稍作留意,就会发现,银川这座城市,已将书籍捧到你的面前:悦书房、城市阅读岛、社区图书室,遍布城市角落;网红书店、阅读休闲角就坐落在商场里……只要你想读书,转身就是“诗与远方”!

  金凤悦书房,“转角”遇书香

  如今,在繁忙的城市,探寻一处安静的学习、看书之地,不算难事。

  银川市金凤区20处悦书房遍布大街小巷,零门槛阅读、免费借阅、就近还书,让这一公共阅读空间成为“城市15分钟文化圈”的一环,也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4月17日,在阅海万家金凤悦书房,64岁的曾武伟捧着一本《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坐在最后一排木制书桌上入迷地阅读。每天早晨送孙子到宁夏幼专附属幼儿园后,他便步行200米来到这里,享受一上午的阅读时光。

  “年轻的时候,只能坐公交或者骑自行车到解放街的新华书店看书,一趟就要40分钟左右,如今悦书房在家门口,很方便。”曾武伟说,“而且书房外面就是健身小广场,闹中取静,累了就出去走两步,锻炼一下,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处在居民区的阅海万家金凤悦书房,面积146.9平方米,藏书12113册。走进去,你就会发现,这里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有,还有不少人在准备专业考试。

  阅海万家金凤悦书房工作人员李娟说,悦书房处在居住密集区,周边学校居多,门口还有足球场、健身小广场,人流量非常大,2020年6月运行以来,日均人流量120人,尤其是晚上、周末,会达到高峰。

  在宜居巷金凤悦书房,读博士的吴涛带着电脑正在写毕业论文,“悦书房在小区旁,内设WiFi、饮水机、手机充电等便民设备,很方便,每天早晨送完孩子就过来,这里不仅学习氛围好、安静,还可随时查阅资料,效率很高。”

  在金凤悦书房,市民不仅可以免费阅读书籍,还可通过店内设置的自助借还书机,完成自助借书、还书和续借等操作,全程操作简单便捷,快速流畅。

  “金凤悦书房借阅系统已接入银川市图书馆统一的图书管理系统平台,读者持借阅证(读者卡),可在银川市图书馆及市辖三区图书馆借阅图书,实现了通借通还,非常方便。”李娟说。

  2018年开始,金凤区选择市民较为集中、人流量较大、环境优美的场所,先后建设完成20处金凤悦书房,占地面积约2660平方米,投放图书10万余册,涵盖文学、艺术、百科、历史、哲学等22类书籍,还有各种杂志、期刊、报纸等,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

  除此之外,金凤悦书房也让附近群众多了一个文化休闲、亲子互动的好去处。这里经常开展“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国学经典等阅读推广活动。2023年,金凤悦书房阅览人次约23.6万人次,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60余场次。 本报记者 邱曦

  社区图书室,阅读零距离

  4月17日下午3时,走进位于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通福家园社区,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图书室,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文学、科普、经济等1000余册图书。王佳和书友如约而至,图书室内安静怡然,只有沙沙的翻书声,书香氤氲。

  王佳拿下一本《一口气看懂财务报表》,静坐书桌前开始学习。财务报表的类型有哪些、怎样掌握财务报表阅读路径……她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因为备考注册会计师,王佳成了图书室里的常客。

  这里也是王梅玲免费学习的宝地,她正全力备战明年的公务员考试,之前在付费自习室学习,一个月花了300元。当她得知社区有免费的学习场所,便申请了通福家园社区的公租房,出门5分钟就到了图书室。

  这处社区图书室是金凤区图书馆流通点,根据居民阅读需求,每季度更新、轮换图书,不仅设有实体图书,还设有有声图书,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新书、听有声图书。

  有声图书设置了国学、经典名著、历史人文等专区,应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宝妈杨丽霞,每天送孩子到学校后,就会到图书室连上WiFi,打开手机扫二维码,戴上耳机惬意地听书。

  社区党委书记于风霞说,社区每年要在图书室举办六七场读书活动。如4月23日将组织辖区青青幼儿园大班20多名孩子阅读《分好的垃圾去哪儿了》《孩子不要沉迷游戏》《哈利不撒谎》等绘本,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天,宁夏职业技术学院40多名学生正好来到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工业集中区社区实训基地学习。学习结束后,他们走进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参观。这里有古典文学、名人著作、人物传记、青年读物等,藏书量达8000余册,他们认真翻阅着各类书籍,分享阅读体会。该社区周边有356家企业,属于企业型社区。2015年,该社区图书室被评为四星级职工书屋,一季度借阅量共计220人次,其中,家庭教育、企业文化等书籍颇受企业职工欢迎。

  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丁娟说,街道辖区共建有14个图书室、4个农家书屋,总藏书5万余册,书刊借阅全部采取开放式服务,除每周工作日外,双休日、节假日全天向辖区居民开放。今年以来,已有5400多人次借阅16000多本图书,成为丰富辖区居民精神世界的“充电站”。 本报记者 李霞霞

  钟书阁,闹市里的“诗和远方”

  窗外,道路纵横、车水马龙;楼下,商圈繁华、人声鼎沸……

  这里,是一个别样的存在,高挑交错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层层叠叠的坐梯,设计精巧的连廊,风格迥异的绿植,营造出一个静谧、安详的独立世界。

  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一处远离喧嚣的“桃花源”。

  这里,就是获得“中国最美书店”殊荣的银川钟书阁建发现代城店。

  4月21日,正值周末,钟书阁再次掀起打卡热潮。浓浓书香氤氲在商圈里,前来阅读的市民徜徉其间,尽享与书相伴的时光。

  钟书阁位于建发现代城六、七两层,在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9万册图书被错落有序地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读者根据导引牌“按图索骥”,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所需。

  自2022年8月开业以来,每天来这里的读者、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有人奔着富有设计感的空间而来,打卡拍照,处处是景,景致各异;有人为淘一本书而来,寻寻觅觅,终于得手,心满意足……

  钟书阁店长董寅鹏说,去年进店人数达到了40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进店人数已超过8.9万人次。

  机关工作人员张檬是钟书阁的忠粉,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孩子一起造访钟书阁。“第一次来这里就被惊艳到了。处处充满了设计感,书山书海一样的感觉,怎么也看不完;即便累了倦了,坐在这里喝杯咖啡吃个简餐,被书包围着,感觉也非常好。”

  在钟书阁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在步行梯、阁楼间,还是童书区、休闲区,总能看到捧着书本专注阅读的青少年。在这个电子屏抢占纸质阅读的时代里,比起成年人,孩子们的阅读场面更触动人心。

  来自银川三中八年级(1)班的郑博雅和赵兴怡说,因为钟书阁特别有书香氛围,环境又好,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看书、学习,所以每个周末她们都会来这里。最让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是,这里没有消费顾虑,不花一分钱就可以看书、学习。

  “钟书阁算得上是银川装修最好、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的民营书店,我们的愿景就是让所有人爱读书、能读书。店里所有的书都是正版,而且50%以上的书包括畅销书都有拆封的样书,供各年龄段的人群阅读。不管是书籍,还是其他服务项目,都没有强制消费。当然书店也要生存、发展,我们会通过选品、价格优惠等方式吸引大家去买书,找到阅读纸质书的快乐,回归阅读的本质。”董寅鹏说,到了周末,青少年特别多,读书就应该从孩子抓起,逐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也是钟书阁一直坚守实体书店的初衷。

  最是书香能致远。其实,一座城市也是一本书,其散发的浓郁的书香气质,引领我们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城市阅读岛,市民的 “快充站”

  近几年,银川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银行、农家乐、旅游景区、社区、会所、商场、酒店、市民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陆续打造城市阅读岛,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充电站”。

  4月16日,银川市市民大厅一楼人来人往,前来办理各种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人好奇驻足,打量着位于一楼大厅南侧扶梯口处的“24小时微型自助图书馆”。

  这是一种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为市民提供借阅服务。市民通过扫描身份证办理借书证即可借阅心仪的图书,归还时扫码即可。

  “24小时微型自助图书馆”图书资源非常丰富,包含文学、政治、少儿读物、文化、财经、健康等多类书籍,不乏最新、最热门的图书。

  市民大厅工作人员林女士说:“我会定期来给自己和女儿借书,这里定期更新的书单都是我感兴趣的书籍,我都形成定期借阅的习惯了。”

  银川市市民大厅还有一处“书享阅读”书架,共有图书142本,资源虽不及微型图书馆丰富,但是少儿读物较多,借阅手续也简便易行,扫码即可借阅。

  书架内的心愿书单项目也备受好评,市民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填到表格里,书架管理人员会按照书单配齐数目,及时更新上架。“上次我来这里填写了一本书,这次来就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没想到配备得还挺及时。”来这里办理业务的市民曹丰发说。

  在银川市行政中心一楼也有一处城市阅读岛,这里有十几把靠背椅和沙发供人们休息,书架上还摆着新鲜的绿植,让这个不大的角落显得安静温馨。

  此处除了投放的“24小时微型自助图书馆”,还有自由选书书架,一排排图书,种类非常丰富,有文学、历史、哲学、社科类等书籍,也不乏《银川史志》《银川年鉴2023》等工具书。

  每到午休时刻,就有在行政中心上班的人们来这里休憩阅读。“利用午休时间,来这里看看自己喜欢的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比刷手机要好很多。”4月17日13时许,银川市科技局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这里看书,他手里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已读了一小半儿。

  来自银川文旅局公共科的数据显示,银川市从2017年开始在公共场所投建城市阅读岛,目前已建成85个。这些城市阅读岛多设计精巧,并配备了书架、桌椅和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阅读环境,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借阅图书,享受阅读的乐趣。(记者 高晓刚 倪会智 郑雨阳 图片/李霞霞 邱曦 孙郑涛摄)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张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