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追鸟
2024-05-08 14:20:14 来源:新消息报

  银川,初夏宜人,一大批鸟儿来到这儿,回到熟悉的家园,长居或短歇。在湖泊、湿地、河滩、公园、城市、林间和芦苇荡,休憩、捕食、求偶、筑巢、产卵、育雏……忙碌的生活再次开启。

  独特的湿地资源和丰富的生态系统,让银川成为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目前拥有湿地野生鸟类242种。

  “相依天地间,人鸟同家园。”

  让我们跟随野外生态摄影师的足迹,近距离记录、感受鸟儿在美丽湖城惬意的生活。

  或纹丝不动守护,或24小时值班

  鸟爸鸟妈生娃也蛮拼的

  一场雨后,银川花博园清新宜人。丛丛嫩绿的芦苇、展翅飞翔的苍鹭,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交织出一幅生动优美的画卷。

  “这段时间,在这里栖息的苍鹭正处于营巢、孵化期。今天主要抓拍苍鹭给雏鸟喂食的瞬间。”4月20日17时许,野外生态摄影师任可身着保护色衣服,扛着“家当”,轻轻地走到湖边一棵树下,熟练地架好相机,坐在折叠凳上,安静地记录着苍鹭的一举一动。

  透过镜头,可清晰地看到30多对苍鹭在狭长的芦苇丛中筑的30多个巢穴。任可将镜头对准最中间紧挨在一起的两个鸟巢,鸟巢背后是芦苇,前面紧靠湖边,没有遮挡物,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鸟巢里的情况。

  “快看,这两个鸟巢里有刚孵化出来的小鸟,1、2、3……有3只雏鸟,它们晃动着小脑袋,伸着脖子,正在焦急等待亲鸟觅食归来。”任可一边盯着镜头,一边低声讲述苍鹭的家长里短,“这应该是最早孵化出来的,约有一周时间。一般一个巢里孵化3只,也有4只的。每一个巢里都有一只亲鸟守护,另一只亲鸟出去觅食。”

  观察的1个多小时里,守护在鸟巢旁的苍鹭像木桩一样,纹丝不动。“苍鹭的颜色是青色,再加上一动不动的特性,大家送它们一个雅称:‘青桩’。”

  19时,任可又扛着设备绕到花博园西边的一座小岛,到凤头鸊鷉的家里打探。这座小岛三面临湖,响亮的蛙声此起彼伏。相隔30米远,任可就发现芦苇丛中有一只凤头鸊鷉静卧着。

  “嘘,前面有一只正在孵蛋,我们脚步放轻一些,小声说话,尽量不要惊扰到它。”坐定后,任可小声补充道,“今天要看看鸟妈身下孵有几只蛋。”

  只见鸟妈全神贯注地卧在鸟巢中,一动不动。观察了半个小时,鸟妈才站起身,轻轻地用嘴翻转了一下蛋。

  “一般来说一个鸟巢里有4只蛋,不过我也拍过一个鸟巢里有5只蛋的景象。一年一次,孵化期为1个月。平时主要是鸟妈孵蛋,鸟爸觅食。如鸟妈离巢,就会用芦苇或蒲草小心翼翼地将蛋盖住。待孵化出来后,小凤头鸊鷉就会伏在亲鸟的背上,它们弃巢而去,一起游到水中生存,小家伙3个月后就可以飞了。”

  多年跟踪拍摄,任可也成了鸟专家,对鸟爸鸟妈们的辛苦了如指掌。“在孵化期,鸟爸鸟妈特别辛苦。天不亮,一只苍鹭就出去找食物,回来后吐到巢里,三四只雏鸟抢着吃。两只亲鸟无间隙轮流值班。夏天骄阳似火,担心小鸟暴晒,亲鸟会张开翅膀,把小鸟护在下面。苍鹭最多一次能捕到四五条长10厘米左右的小鱼。”

  两只苍鹭分工明确,一只守巢,另一只觅食。“因外形相差不大,鸟爸鸟妈不容易分辨,只能称其为亲鸟或成鸟。”任可说,刚孵化出来的雏鸟还没有人的拳头大,3个月后,体形就追上鸟爸鸟妈了,6个月可以独立飞行,7个月就可以离巢,自由飞翔,觅食,“那时候,芦苇丛也长高长密了,再跟拍就不容易了。”

  选址林间、水域、芦苇荡

  鸟儿衔草筑巢大有门道

  “鸟儿的领地意识非常强,一般不会挤在一起。依据脾气性格,在湖泊、湿地、芦苇荡、水面、树林间各建各的家。”

  任可在拍摄记录中发现,苍鹭是来银川最早安家的鸟。3月中旬,湖面上的冰刚刚融化,苍鹭就从南方飞到银川。

  自花博园建成后,任可每年都会在这片湿地上拍到近百只苍鹭。

  “苍鹭刚来时求偶约会;3月底开始在芦苇丛中筑巢;这两天,配对成功最早的苍鹭孵化出了雏鸟。”任可分析,这片湖连着阅海湖,鱼多,水质好,有滩涂和芦苇,成为苍鹭多年固定的家。

  在多年的记录中,任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鸟巢也有主次之分、强弱之分。狭长的芦苇丛中,住在最中央的是最强壮的苍鹭,住在两边靠湖岸的则是较弱的苍鹭。

  “眼前这么多鸟巢,一个紧挨一个,苍鹭会不会串门?会不会走错地方?”

  “有这个可能,你听,鸟声急切,估计就是邻居越过自己领地,提出抗议。”

  关注鸟儿时间长了,任可也听懂了鸟语,“欢快的叫声是在打招呼,低沉的叫声是在争食,高亢的叫声则表明空中有危险物,凄厉的叫声是在报警。”

  苍鹭适应性强,以捕食鱼类为主,在银川所有的湖泊湿地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其繁殖率高,一窝至少3只,有的产卵能力强,一年可以孵化两窝。“苍鹭脖子长,大长腿,约30厘米长,还有尖利长嘴,像锋利的匕首。捕食时,站在浅水中一动不动,守株待兔,等鱼儿游到眼皮底下,一嘴下去,十拿九稳。浅滩沼泽是它们生存的最佳地。别看苍鹭长相优雅,性情却很凶猛,有时还去偷吃不同类鸟巢里的雏鸟。”

  苍鹭喜欢在芦苇丛中筑巢,也会在槐树、沙枣树上筑巢。

  傍晚时分,在花博园西边一片高大的树林中,借着明亮的月光能看到树枝上密密麻麻的旧巢遗迹。

  “这里都是苍鹭以前的家。6年前,我刚来这里拍鸟时,树上还没有呢,亲眼看着苍鹭衔来一根根树枝搭建起来,先后有100多个鸟巢。”

  夜色渐浓,林间愈静,站在树下,没有听到苍鹭归巢的鸣叫,却传来另外一种鸟的叫声,看来,苍鹭的家在夜间温暖了其他的鸟。

  花博园北边是开放式湖泊,属“闹市区”。短短3个小时,任可在这里先后观测到7种野生鸟类:苍鹭、凤头鸊鷉、麦鸡、斑嘴鸭、赤嘴浅鸭、环颈稚、白骨顶鸡。

  与之相比,阅海湖算是一处清静场所,栖息地离湖边远,与人有一定距离,大批鸟儿选择在湖中茂密的芦苇丛中安家。这里还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鸬鹚等。

  傍晚时分,湖天一色。在银川花博园西边的健身步道上,任可拿着望远镜遥望阅海湖中的芦苇丛,芦苇根部与湖水相接处,依稀可见斑斑小黑点整齐排列,“这些就是刚来的鸬鹚。”

群鸟翔集。

群鸟翔集。

    苍鹭

苍鹭

    文须雀

文须雀

    白鹭

白鹭

    灰冠鹤

灰冠鹤

    苍鹭

苍鹭

    须浮鸥

须浮鸥

    黄头鹡鸰

黄头鹡鸰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

    任可在拍鸟。

任可在拍鸟。

    黑趐长脚鹬

黑趐长脚鹬

  不止“湿情画意”,还有千般爱护 

  “稀客”渐成“回头客”

  “看看这些鸟爸鸟妈们在孵化期的辛劳,就更应该保护这些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小伙伴。”任可在拍摄中立规,与鸟儿建立起默契友好的相处方式。“我拍鸟的前提,首先要身穿保护色衣服。拍鸟时轻步靠近,安静守候,尽量不惊扰到鸟。遇到鸟儿有困难时,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任可往往固定下一个地方拍鸟后,每隔几天就去一次,拍下了鸟从配对、孵化到成长的全过程。有一次他在拍鸟儿筑巢时发现,鸟巢建在水草上,而水草一直在不断下沉,鸟儿不停地衔水草来抵挡。看到这种情况,任可等拍鸟人和周围市民一起想办法,将湖两边的芦苇割下来抛到湖面上,鸟儿便将芦苇衔到鸟巢里加固,帮助鸟儿建立一个稳固的家。

  2022年春季,任可在凤凰桥典农河拍到配对成功的凤头鸊鷉在水面上筑巢。他跟踪拍摄了一个半月,记录下从孵化到喂养的全过程。任可拍鸟的场景,吸引众多拍鸟人、观鸟人驻足。桥上车水马龙,桥下凤头鸊鷉悠闲自在。拍鸟人和观鸟人没有一个人去轰鸟、打鸟。闹市里,上演着一幕幕人鸟和谐相处的场景。

  4月中旬至5月上旬正值孵化期。任可发现有关部门安排工作人员准备在凤凰桥两侧打捞水草。他与同行立即联系主管部门,提出建议:能否暂停打捞水草,为凤头鸊鷉孵化期提供安全的环境。工作人员采纳了建议,待小鸟孵化出来后,才开始打捞水草。

  “花博园北边的湖泊,每年都吸引近百只苍鹭回家,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每年冬天割芦苇时,园林工人都会特意留一部分,让苍鹭春天回来时用它垫巢。”让任可欣喜的是,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

  四季翩跹,不断上“新”      

  银川成鸟儿的“星级驿站”

  银川水暖“鸟”先知。

  阳春三月,苍鹭、红嘴鸥、天鹅等先后来此歇脚。苍鹭在这里安家长住,跋山涉水的天鹅则暂做逗留后就飞走了,一路向北,继续它们的旅程。

  谷雨时节,鸬鹚、遗鸥、普通燕鸥、黑颈鹈、须浮鸥、家燕、东方大苇莺、杜鹃鸟等纷纷回到银川,叫醒夏天。

  每年3月和10月迁徙季,上万只“老朋友”红嘴鸥会来银川共赴一场“千里之约”。春天,它们从昆明飞到银川,在湖泊湿地短暂歇脚后再飞往西伯利亚。秋天,从西伯利亚返回,在银川这座“生活驿站”休息、补充食物,然后再飞往昆明过冬。近10年来,每年春秋季,在燕鸽湖、海宝湖、阅海湖等多处湿地,都会呈现红嘴鸥与人和谐共处的生动画卷。

  银川拥有众多湖泊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水鸟提供了栖息地、繁殖地,而且部分鸟儿已成为本地留鸟。

  “文须雀就是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本地的留鸟,一种有银川情怀的鸟儿。它体量小,比麻雀大一些,但很漂亮。主要在湿地湖泊生活,夏天在芦苇荡中筑巢,冬天以芦苇花籽为食。”6年来,任可在银川拍摄记录成系列的就有20多种鸟,仅灰鹤就拍了上百次。他的鸟类作品正在银川花博园湿地博物馆展出。

  从湖泊湿地到黄河之滨,再到城市公园,从猛禽至游禽、水禽、涉禽,大的刚烈威猛,小的伶俐乖巧,鸟儿让这座城市愈发灵动和蓬勃。

  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说,鸬鹚最大迁徙量于4月18日前后出现,最佳观察点为阅海湿地公园。阅海核心区芦苇沼泽处可见集群的普通鸬鹚,迁徙数量约1000只。兴庆区黄河滩涂(通贵段)迁徙数量约100只,除此之外,灵武马家滩南湖湿地、西夏区镇北堡水库湿地、贺兰县三丁湖湿地,都可看见其靓影。五一前后,普通鸬鹚会向西迁至青海湖或西伯利亚平原繁衍。

  “大型涉禽白琵鹭以其优雅的体态和独特的喂食方式而闻名。湖泊、湿地、河流与人工水系,白琵鹭成为衡量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指示性物种。”李志军欣喜地说,“近几年,在银川滨河大道湿地公园、灵武黄河湿地、西夏区镇北堡水库湿地、贺兰县三丁湖湿地都拍到了白琵鹭的身影。”

  越来越多的候鸟将银川作为漫长迁徙路上的中转“驿站”,吸引它们的,主要是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众多湖泊湿地。多年来,银川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湿地总面积86.7万亩,湿地保护率65.9%,拥有国家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湿地公园6处。(记者   陈秀梅/文 任可 陈秀梅/摄)

苍鹭翩翩起舞。

苍鹭翩翩起舞。

    胖乎乎的文须雀。

胖乎乎的文须雀。

    须浮鸥“引吭高歌” 。

须浮鸥“引吭高歌” 。

    安静守候。

安静守候。

    湖中休憩。

湖中休憩。

    冬季,留鸟采食海棠果。

冬季,留鸟采食海棠果。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杜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