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再攻坚 远山近水皆有情
2020-04-25 14:42:08 来源:银川日报

  贺兰山深处山花盛开。记者 海坤 摄

  滨河水系水清岸净。记者 苏勇 摄

  对于银川而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自然禀赋,就是大自然馈赠的无价之宝。远山近水,切换的只是视角,一脉相承的是蓝图。按照“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的生态新目标,银川正在擦亮生态底色。

  野生动物活动痕迹越来越多

  近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滚钟口管理站的护林员在巡山时捡拾到一根自然脱落的马鹿角。这个小发现让护林员感到异常兴奋。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越来越多,说明这片区域的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发挥了作用。

  2017年,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银川段开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清退出的土地经过修复,为更多物种的繁衍生息腾出了生存空间,经过系统科学的自然修复,原生态的地貌重现往日瑰丽。做减法并不是一刀切。银川市在贺兰山生态修复工作中,有序推动矿产资源整合,矿区绿色转型发展。开山矿石厂,整合了8家小型露天矿,今年复工前,重点工作就是改进生产流程,加装防尘设备,对矿区道路进行硬化。

  银川市贺兰山开山建材有限公司安全负责人杨水平告诉记者:“今年比去年变化特别大,最起码办公室窗户上没土了,前几年好多屋顶都有存土。”

  贺兰山套门沟区域目前有7家露天矿山开采企业,今年银川市将对露天矿山企业扬尘污染问题开展深度整治,要求各矿山企业必须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大污染防治投入。

  银川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孙卓然说:“我们对企业也实行动态管理,如果继续出现这种不合格的情况,会要求企业停产整治。”

  排水沟水质和沿岸环境越来越好

  2018年开始实施的滨河水系湿地扩整连通工程,南起永宁县中干沟,北至贺兰县北大沟,水系连通后形成全长约50公里、面积约1.1万亩的滨河水系,将原来4条主要排水沟入黄口整合为1个,银川市6个入黄口减少到3个。

  沿着滨河水系一路向北,记者来到位于贺兰县的北大沟,目前这里正在建设北大沟湿地公园。这里的水系波光粼粼,水鸟飞翔,岸边的植物也在抽绿发芽;这里的水质也颠覆了我们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传统印象,采取了滨河水系的水体自流和生物净化等多种措施,能够让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经过北大沟安全达标地排入黄河。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贺兰分局副局长陈伏贵说:“过去这里的水质比较差,通过实施人工湿地、提标改造等综合措施,目前入黄排水口的水质稳定达到IV类水标准,好的时段基本能达到III类水标准。”

  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银川市开展了绿动行动、贺兰山生态修复、滨河湿地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工作,今年将结合园区环保问题的整改工作,推动绿色园区建设。

  “我们在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案件的治理过程中,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树立人民生态为人民的治理理念,真正让市民享受到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的这份福利。”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杰说。(记者 林芸 宋志书)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