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他们志守初心 愿为担当
2023-03-05 08:56:43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长盛不衰,人民群众热情响应、广泛参与,雷锋精神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让我们从志愿者服务的故事中,感受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家国大爱。

  世界从此与众不同

  记者 秦 磊 文/图

  姜淑娟在银川市图书馆阅读盲文书籍。

  眼前的世界从彩色变成黑白,从清晰变成模糊,直到只剩一点点光影,姜淑娟不得不接受现实。由于罕见遗传病,双眼几近失明,20岁的时候,她因病离校,匆匆结束了大学生活。

  “大学时我学的是化学专业,如果一切正常,我现在应该是一名化学老师。”2月28日,姜淑娟在自己开办的按摩院里对记者讲述她的过往,“我一度以为生活就此只有黑暗,和大多数盲人一样,我开始学习按摩、从事按摩工作。但我又心有不甘,我曾见过彩色的世界,有一颗种子一直埋在心底,希望有朝一日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2019年,在朋友的带领下,我来到银川市图书馆盲人阅览室,接触到大量盲文书籍,也第一次听说了由图书馆组织的‘共享阳光 爱心助盲’视障读者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姜淑娟说,“读书为我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图书馆举办的多次助盲活动,更是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尽色彩。”

  “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残障朋友也有从书中获取知识和快乐的权利。”银川市图书馆馆长助理寿文星说,2009年,图书馆创办了盲人阅览室,为盲人提供免费借阅的书籍,“熟练掌握盲文并能自主阅读的视障读者毕竟有限,我们也在想办法,看是否能够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吸引盲人朋友走出家门、敞开心扉,‘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此后,银川市图书馆依托“共享阳光 爱心助盲”视障读者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项目,联合银川市残联等多家单位,针对视障群体的特点,举办了爱心助盲读书会、诗歌朗诵大赛、演讲比赛、歌唱大赛、文艺展演等,为盲人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上大学时我就喜欢朗诵,但因视力障碍中断了梦想。”姜淑娟说,“图书馆爱心助盲志愿者帮助我走上舞台,每次比赛,她们比我还紧张,一次次帮我整理讲稿,一遍遍给我录像纠错,甚至连语速语气都会帮我调整到最佳状态。有了她们的支持,我不仅参与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朗诵演讲比赛,还在中国盲人协会举办的演讲比赛中一举夺魁。”

  “爱心助盲的志愿者们,不仅要做盲人朋友的眼睛,还要做一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锁。”寿文星说,“举办各项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让他们获得社会的理解和尊重,重拾自信。”

  “我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了自己的改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30岁的盲人姑娘尹俊说,“每个女生都有一颗爱美的心,过去,我不会化妆,不买新衣服,不愿出家门,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自从参加了演讲、歌唱等活动,我变得大方自信了,愿意展示最美的自己。”

  在前不久举办的歌唱比赛中,尹俊身着礼服盛装登场,惊艳了所有观众,大家忽视了她的“与众不同”,而真诚地赞叹她的与众不同。

  爱的“电流”双向奔赴

  记者 李 锦

  志愿者为孩子们送礼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月1日,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几位工作人员收拾着行装,准备奔赴青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部。在他们的行装中,书包、文具盒、书本、体育用品显得格外醒目。

  “我们项目部资助了不少留守儿童,这些学习用具是给孩子们的礼物。”国网宁夏电力红色六盘山(送变电)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朝曦细心核对着礼物数量。

  “工程建到哪里,志愿服务就做到哪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爱是一种双向奔赴。”提起志愿服务项目核心,王朝曦说出了她与项目团队成员的共同心声。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的职工常年奔赴在各个工程项目组施工,项目建设地处偏远,周期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两三年。工程项目部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利用闲暇时间去当地农村做帮扶活动,他们也关注到了农村留守儿童,随即名为“守望花开 电亮梦想”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悄然成形。

  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的小旦是王朝曦帮扶的孩子之一。“他的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无力照看这孩子。”村民介绍了小旦的情况后,王朝曦倍感酸楚。自此,她将小旦惦记在了心里。项目施工期间,每逢周末,王朝曦都从原州区赶往隆德县,陪小旦聊天、写作业。刚开始小旦对王朝曦的“搭讪”不理不睬,慢慢地,孩子的态度转变了,一点点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我爸妈都不管我,我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你爸妈都非常爱你,但他们很忙没时间回家,我就是你的‘代理妈妈’,有啥心里话告诉我。”一句话,让小旦瞬间红了眼眶。如今,王朝曦在隆德长期帮扶的孩子已有12个。

  留守儿童小虎因为父母长年在外没人管教,经常偷拿奶奶的钱去玩游戏。志愿者服务队得知后,立即为小虎制定了帮扶计划,由志愿者苏洁、王峰分别做小虎的“代理妈妈”和“代理爸爸”。在长期的关爱下,小虎戒掉了网瘾全力投入学习,进步很快。

  中宁县大战场镇唐圈村“爱心小院”是志愿者李文军开办的,主要帮扶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2018年,王朝曦从报纸上了解了李文军的故事,专程到“爱心小院”了解情况,二人决定联合开展“微心愿”项目,帮助21名家庭困难儿童实现心愿。一个新书包、送父母一份礼物、去县城看一看……王朝曦与志愿者服务队的伙伴们为孩子们实现了一个个心愿。如今,帮扶“爱心小院”成为志愿者服务队的长期行动,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每年新入职员工都会轮流来这里当一周老师,为孩子们讲授课外知识。

  截至目前,由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启动的“守望花开 电亮梦想”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签订帮扶联系协议,志愿服务队成员与68个留守儿童家庭结成“亲戚”长期资助,帮助300多名孩子实现了微心愿。该项目也荣获了全国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负责人王朝曦先后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等荣誉称号。

  贺兰山“旅游医生”成美景


  记者 智 慧

  2月28日,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团委书记马瑛龙作为代表参加了第六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颁奖仪式。他们申报的“乐享旅途”——游客健康护航项目获得了此次大赛的金奖。5年的坚守,得到了肯定,马瑛龙打心里高兴:“5年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开始利用节假日做起了‘旅游医生’,驻扎景区,护航游客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018年5月的一天,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部分医护人员在贺兰山苏峪口开展团建活动,不远处的一名游客突发疾病晕倒,在场的医护人员赶忙过去进行急救,但当时急救设施不齐全,应急通道未建立,经过一个多小时全力施救还是无力回天。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也为了填补景区急救体系的空白,我们发起‘乐享旅途’——游客健康护航志愿服务项目,采用‘定点医疗+流动医疗+随机医疗’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游客数量多的法定节假日,用专业的医疗志愿服务为游客保驾护航。”马瑛龙说,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200多名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在节假日成为了“旅游医生”。

  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平均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时有游客发生跌打损伤、胃痉挛等身体不适状况,发生率为0.86‰。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志愿者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景区虽然配备了一定的急救物资,但缺乏专业救治力量,工作人员急救能力弱,对医疗保障服务需求迫切。景区急需专业医务人员和急救物资,在游客遇到身体不适时能及时得到救治。“从2019年开始,我们的志愿者在节假日就会去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值守,如遇游客发生意外或突发状况,我们会第一时间赶赴处理。”马瑛龙说,“截至目前,我们共开展医疗保障服务120余次,参与志愿者共200余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000余小时,实施应急急救和处理跌打损伤100余件,现场处理高血压、胃痉挛等突发疾病上千人。”

  该医院麻醉科医生王维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会在山上值守。“每次去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有小孩子头被磕破了流血不止的,有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爬山体力消耗过大晕倒的,还有扭伤脚的,大多情况都发生在半山腰,我十几分钟就能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王维说。

  “景区的工作人员称我们是‘贺兰山守护者’,护林员守护贺兰山草木,我们守护山里的人。”王维说。

  2022年3月,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志愿服务织密反诈“安全网”

  记者 张 涛

  “2021年,我加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反诈骗公益服务团,入团的初衷是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电信网络诈骗,不要上当受骗。”2月27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反诈骗公益服务团志愿者王沁融说,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正在编写反诈小段子,希望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更多人能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且作案手法花样繁多,老百姓深受其害。为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我们学院便想到利用专业优势,成立反诈骗公益服务团,让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教师马帅说。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反诈骗公益服务团成立于2020年,目前志愿者有80多人,成员有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教师、学生,还有公安民警等。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办小课堂、网络直播、播放反诈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我们在宣传中,注重针对老年人容易涉及的保健品类型诈骗、养老型诈骗、理财投资型诈骗等,对他们进行宣讲和提醒。”马帅记得,2021年10月,公益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在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有位大爷拿着一个药盒让志愿者鉴定真伪,志愿者们通过网络查询后确定大爷手中的药品是三无产品。“大爷说他家里很多这种药,都是通过快递到付寄来的,前后花费了七八千元。”志愿者们在大爷家中看到,屋里有近20件装满药的快递件,全是三无产品。“大爷告诉我们,他经常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志愿者们断定大爷因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他们立即带大爷到辖区派出所报警。半个月后,志愿者们回访时发现大爷再没有买过类似的保健品。“我们帮他及时止损,我们的付出让老百姓受益,这样的活动十分有意义。”马帅说。

  这些年来,每到暑假,志愿者们都要开展“三下乡”活动,带着印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知识的物品进乡村、进农户。2022年8月,志愿者们到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开展志愿服务,利用现场宣传、问卷调查、讲座等方式向村民、学生宣传反诈知识。“去年11月,兴盛派出所的民警给我们反馈,新旗村的一村民遭遇电信诈骗,家里的孩子通过我们宣传的反诈知识判断家人受骗了,立刻联系民警,成功制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志愿者杨海龙告诉记者。

  最近,马帅正带领公益服务团的成员们编写剧本,准备拍摄2个有关反诈的话剧,社团还计划与公安部门、心理专家开展合作,开通反诈服务热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马帅表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是青年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志愿服务,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用爱的光芒照亮更多人

  记者 周 昕

2022年8月,青铜峡市古峡禁毒帮困志愿者联合会走进小区,为居民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2年8月,青铜峡市古峡禁毒帮困志愿者联合会走进小区,为居民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趁着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识毒、拒毒、禁毒的意识。”3月2日,在青铜峡市裕民街道南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青铜峡市古峡禁毒帮困志愿者联合会党支部书记李小平说。

  为了做好即将在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大集活动,一早,他们便开始工作。

  青铜峡市古峡禁毒帮困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于2011年,主要开展禁毒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并将志愿服务延伸至扶贫帮困、慰老助残、关爱青少年、保护母亲河、爱心助力义务送考等领域。多年来,联合会吸纳了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医护人员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人数也由最初的几人壮大至现在的1100多人。

  “有你这么认真负责的网格员,我们感到非常安心,谢谢你。”近日,网格员小强下网格巡查时,得到了居民的夸奖,他心里美滋滋的。小强原是青铜峡市一家企业职工,后因吸食毒品弄得妻离子散,还丢了工作。小强跟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毒瘾时常发作。李小平和志愿者们得知这个情况后,多次走访小强家,对他进行关怀和心理疏导。2018年,小强终于戒掉毒瘾,回归正常生活。2020年,在青铜峡市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中,小强以优异成绩入选,成为一名社区网格员。

  2018年,青铜峡市古峡禁毒帮困志愿者联合会将“走百村进万家”禁毒宣传列为服务项目。经过5年的发展,该项目对22万余人进行了禁毒宣传教育,全市戒断3年未复吸巩固率达到91%,有效防止了复吸现象的发生和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2022年,“走百村进万家”禁毒宣传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自治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在开展禁毒宣传的同时,联合会积极开展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对接社会资源,对600多户城乡困难家庭和120多位残疾家庭进行了帮扶。

  李小平说:“毒品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大家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用爱的光芒照亮更多人。”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