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保健部工作人员正在为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后续换发做准备。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4月1日启用,有哪些变化呢?
出生医学证明,也被称为“人生第一证”,是证明新生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申报户籍、取得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法定医学证明。这一重要的医学证明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变革?该院保健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专员郝雪怡介绍,在1996年以前,各地使用的出生证明样式并不统一,签发由当地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办理,以纸质手写证明为主。从199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使用统一样式的出生医学证明,也就是第一版,出现了水印防伪标识,即在紫外灯照射下显示“中国妇幼卫生”圆形标识。4年后,启用第二版出生医学证明,在第一版水印防伪标识上方增加了“五角星”防伪标识。2003年1月1日启用第三版,“这时候有了存根联,水印图案改为齿轮中央环五角星”。到了2005年7月1日,全国普遍使用第四版。2014年1月1日起,第五版出生医学证明启用。2019年1月1日起,启用由国家卫健委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第六版)。
郝雪怡有10年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工作经历,她告诉记者,自己生一胎的时候正好赶上换发第六版出生医学证明,今年5月生二胎将拿到第七版,很有历史意义。
那么,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有哪些变化?郝雪怡表示,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由以前的“1位字母+9位数字”变更为“1位字母+9位数字+条形码”,相应区域的底色由绿色改为黄色,其他文字、格式、色值以及所有防伪技术均未改动。
据介绍,医疗保健机构审核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并留存复印件后,依据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按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要求规范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并做好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工作。如领证人不是新生儿母亲,还需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委托书以及领证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郝雪怡提醒,领取证件后,请勿将出生医学证明正、副联随意折叠、分离,以免影响新生儿办理户口。(记者 安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