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爷爷”不一般,勋章背后还有故事
2020-10-26 10:20:46 来源:新消息报

去年在两个女儿的陪伴下,张学敬老人到宁夏人民会堂接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颁奖。  受访者供图

  去年在两个女儿的陪伴下,张学敬老人到宁夏人民会堂接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颁奖。受访者供图

  “爷爷厉害!”“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是我们子女的骄傲!”这几日,家住银川市的89岁张学敬老人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他的子孙将老人身着旧军装胸前悬挂11枚勋章的照片发到网上后广受关注。除过作战,这位20多年前就被称为“雷锋爷爷”的老人,背后还有哪些不同于常人的往事?

  报纸“收藏家”

  “爷爷耳朵稍有点背,生活可以自理,一个人生活。”10月21日,在老人的孙女张少娟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兴庆区蓓蕾小区张学敬老人家里。一进门,衣架上老人的旧军装上一排排闪亮的勋章格外吸引眼球,记者数了下共9枚,衣领正中央挂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还有两枚奖章太大太沉,在口袋里装着。”老人说。 

  张学敬老人精神矍铄,热情好客,一米八的个头,记忆力还很好。老人告诉记者,他15岁就参加革命,18岁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1952年冬天参加西北军政委员会赴朝鲜慰问团,入朝28天。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从事劳改监狱管理等工作。 

  除了累累勋章,记者发现客厅还摆放了不少老照片,家里最多的家当就是报纸,他卧室床头一堵墙堆满了发黄的报纸,原来,老人还是报纸“收藏家”。“报纸上发的都是精华,我一辈子爱看报纸,收藏最多的就是中国老年报。”张学敬老人表示。

  当代修路“愚公”

  古有“愚公”移山,现有“雷锋爷爷”修路。说起张学敬老人的“战后”生活,不得不提上世纪90年代末他一人用2年零7个月修路这件事。 

  据老人回忆,当时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北侧有一条1000多米长的道路,周边银川十二中等学校及附近万余名居民出行。因为这条路一直是坑坑洼洼的煤渣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为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退休后的张学敬主动成为修路人。他每天早上5点就拿着铁揪、推着小推车,用煤渣填坑,还自己花钱买土买沙子,每天干4个小时,一直坚持了2年7个月,改善了路面高低不平的问题。因此,许多路过的学生叫他“雷锋爷爷”,看到他干活,一些学生和司机还给他行礼致敬。 

  后来,张学敬老人又出面发动周边单位集资,并向政府反映情况,最终将这条路硬化。

  热心助人活“雷锋”

  回忆修路的那段经历,张学敬老人说,当时不只是填了路上的坑,还捡了不少“宝”,钱包、驾照、手机等就不说了,关键还“捡过”两人。 

  一次是在路边电线杆下遇到一位76岁的老人,一问出门3天不知道怎么回家。后来了解到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只说是长城拖拉机厂的。张学敬自己每天还要修路,就把这位老人先安顿在二女儿家,管吃管住,还给门卫交待不能让老人再走失。同时,张学敬到派出所报了案,通过媒体发布了老人的信息,却一直没人来认领。最后,还是张学敬老人自己查114打到银川拖拉机厂门卫室,问到走失老人曾在该单位上班,他的儿子也在此上班。4天后,走失老人的儿女来认领,见到走失多日的父亲,女儿要给钱感谢,张学敬老人谢绝了,一转身老人的儿子给张学敬跪下磕了个头。 

  另一位,是收留一位精神有问题的女性17天,最后联系到这位女性的女儿和妹妹,得以使其平安回家。

  四世同堂大家庭

  “爷爷可是‘铁公鸡’,对家人很‘抠’,怎么在别人眼中就是大好人了呢?”张少娟说起小时候跟爷爷去他工作的社区,那里的爷爷奶奶一个劲地说“你爷爷可是大好人”,她一直不明白爷爷有钱为啥帮别人,不给自家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都有手有脚可以自己奋斗。”记者采访时,张学敬老人说,他当时在一个社区当了8年居委会主任,见到生活困难的居民就想办法帮助,说着,他挽起裤腿,“这条毛裤就是曾经帮助过的一位居民的心意,我一直穿着。” 

  张学敬共养育了6个子女,培养了4个大学生,现在有10个孙子,8个重孙,已是30多口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同时,因为他的好人缘,他还有10个“干子女”。张学敬的老伴35年前去世,为了不麻烦孩子,他一直独自生活,晚年很注重锻炼身体,85岁时每天还能跑2公里。 

  今年因为生病住了3次院,晚上子女轮流陪护。“勤俭节约是法宝,助人为乐是妙招。”张学敬的女儿讲,父亲生活上一直很朴素,还是当年当兵时的作风,其实,凭他现在的工资待遇完全可以生活得更好一点,但他还是说生活就要简单自然。

  ■相关新闻

  全区660位老兵获颁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章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10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了解到,除中央驻宁单位和企业外,该厅已为全区660名老战士老同志颁发纪念章,前期组织申报的个别遗漏人员,可在年底前向原单位或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报,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人员予以补发。(记者   何玉玲)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