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文图)7月29日,宁夏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由传统的电话、短信类诈骗,逐步向网上蔓延,网络诈骗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主要类型。7月份,全区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99起,同比去年上升64%,环比6月份下降4.2%。其中,银川市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50起,占全区整体发案的54.2%,环比6月份下降4.8%。
7月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中,电话诈骗发案165起,占比13.8%;网络诈骗1034起,占比86.2%。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种类占比已由电话冒充公检法、电话冒充领导、短信中奖、QQ冒充熟人诈骗等类型向网络诈骗类的贷款代办信用卡类、刷单返利类、杀猪盘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退款类案件等转变。7月份,以上四类案件占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70%左右。其中,刷单返利类290起(占比24.2%);杀猪盘308起(占比25.7%);贷款、代办信用卡类200起(占比16.7%);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85起(占比7.1%);虚假购物、服务类45起(占比3.8%)。
从受害人年龄看,集中在20岁至50岁,占比81%,21—30岁受害人有575人,占总数的47.9%,31—40岁受害人有361人,占总数的30.1%。20岁以下的受害人群被诈骗案件类型多为学生购买游戏装备;20岁到50岁的受害人群被诈骗案件类型多为网络贷款、兼职刷单、杀猪盘、冒充领导等;50岁以上的受害人群被诈骗案件类型多为投资理财、购买保健品类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员,涉及全区各类人群。老年人以电话、短信类诈骗为主;中青年人主要集中于网络诈骗,尤其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待业人员等群体,以网络刷单名义实施诈骗犯罪较为突出。
从受害人性别来看,7月份女性受害者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其中,男性占36.8%,女性占63.2%。因女性网络购物等行为更频繁、网络社交更活跃,更易成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标,主要诈骗类型为冒充客服诈骗、网络兼职刷单、杀猪盘类诈骗。在杀猪盘类电诈案件中,女性受骗人特点为经济条件较好,情感生活不顺,注册并使用大量交友软件,在网络上寻找情感寄托。
从受骗人群职业结构特点来看,宁夏上当受骗大部分为无业、公司企业员工、个体从业者、学生群体,占总受害人群的79%。还有部分为特定人群,如公司财务人员、股民等,个别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人员如教师、医生等。
宁夏公安厅刑侦总队侵财犯罪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吴嘉表示,公安机关将按照宁夏反诈人民战争专项行动安排部署,在防范宣传、案件打击上持续发力,全面揭露诈骗分子的犯罪手段和过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
典型案例
1、刷单类:2021年7月20日,银川居民李某在家中玩抖音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能刷单赚钱的小视频,于是就用私信联系了对方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过了几分钟,对方添加了李某的微信并把她拉进了一个微信群里。起初李某并没有回应群中的聊天,但当她看到群里的人都在做刷单任务并且有成功返现的情况后,就参与了进来,并按照群里派发的刷单任务,去抖音上点赞、关注相关账号截图后发到群里,而且立马就收到了3—5元的返现红包,几单任务之后,对方让李某某下载了一个叫“掌上娱乐”的APP,并告诉他里面是垫资返现任务,起先李某某垫资下单50元,对方说李某某下单错误,需要补单重新垫资,李某某半信半疑地又重新下了一个300元的单,几分钟后就连本带利提现411元,于是李某就按照对方所说的继续下单,先下了一个1000元的单,对方提示下单错误,需要李某某补单,李某某就补了5080元的单,还是错误,对方继续要求补单,李某因担心之前的钱拿不回来就继续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补单,一共转账13万元后发现还是无法提现,要求对方归还自己钱财,后被对方拉黑。
2、杀猪盘类:2021年6月19日,银川居民徐某某在“soul”聊天软件上认识了一个名叫“苏秦”的人,两个人刚开始就聊聊家常,苏秦告诉徐某自己在三亚当兵,一个月除了工资外还能赚13000元。这勾起了徐某某的好奇心,追问下才知道原来苏秦在网上投资比特币,还说有机会可以带着徐某某一起玩玩,徐某某表示可以,之后的几天两人还是正常聊天。6月22日,苏秦突然询问徐某某愿不愿意投资1000元尝试一下,徐某某心想1000元也不多,便说可以试试,于是就按照苏秦给发的链接,进入到一个叫“SVSFX”网上平台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册了账号,登录后徐某某按照苏秦提示,主动联系了客服说要入金,之后客服就给徐某某发来了一个银行卡号说把钱转入这个账户就可以为自己的账户充值,徐某某按照客服所说将1000元转账至指定的银行卡后就看到平台上自己登录账户显示余额变为1000元,并用1000元进行比特币投资,几分钟就赚了150元,并将这150元提现,而且告诉了苏秦。苏秦让徐某某询问客服是否有充值活动,徐某某便询问客服,客服答复说一共有四档充值优惠活动。随后,苏秦就让徐某某参与充值20万元赠送28888元的活动。徐某某就按照苏秦的要求充值了20万元,充值后发现其平台确实多了28888元。这时,徐某某便想将赠送的28888元进行提现,可是客服提示徐某某说其银行卡号输入错误导致银行卡被冻结了,需要认缴205800元的保证金才行。徐某某因担心自己先前投资的钱取不出来,便在苏秦的怂恿下,把自己全部积蓄和向朋友借的6.4万元全部转入所谓的保证金账户,后再次联系客服,客服告知徐某某因其信用度不够,需要再缴纳15万元后才可以提现。这时,徐某某才意识到被骗,并且发现平台已经登录不上。
3、虚假购物类:2021年5月11日,永宁县居民周某在家中浏览闲鱼APP时,看到几款手提包,便与卖家添加了微信,并向卖家表示自己想要购买其中的几款手提包,卖家向周某发送了一个银行账户,并告知其先转账后第二天才能发货。周某按照对方的要求,当场向该账户转账11200元。第二天,对方联系周某声称其店铺内还有几款手提包需要处理,问周某是否需要,周某看到对方发来的图片后,表示自己还想要其中的几款,便又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转账9000元。过了几天后,周某收到了三款手提包。5月14日,又陆续收到其订购的几款手提包。5月24日,周某询问对方是否有香奈儿的手表,对方告知其有货,周某便又向对方转账4万余元。但之后便再没收到对方的货物,周某感觉情况不对,便将之前收到的手提包拿到专卖店进行鉴定,发现全是假货,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
4、贷款类:2021年7月20日,银川居民哈某在家中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弹出一个名为“借呗万用金”的广告,哈某想贷款就主动关注了这个微信小程序,按照要求填写了相关注册信息,之后这个小程序就向哈某推送了一个微信账号,哈某添加这个账号后,对方自称是小程序贷款客户经理,并向他推送了一个企业微信的二维码,哈某扫描企业微信二维码后,进入到一个企业微信群聊,对方通过企业微信将哈某的个人信息表及贷款合同发送给哈某,要求哈某签字后按相应格式拍照发回。哈某就按照对方的要求签字拍照后又发给了对方。过了几分钟,对方给哈某发来一个链接,说是贷款的软件需要哈某下载安装,并在这个APP上操作贷款,哈某某按照要求将该APP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这时,对方告知哈某想要贷款需进行验资,证明其有能力偿还贷款。哈某为获取贷款,便按照对方提示将26960元转账至对方指定的贷款账户,当其询问对方贷款何时拨款时,发现对方已经将自己拉黑,自己转账的钱也无法取回。
5、冒充政府工作人员类:2021年6月23日,吴忠居民张某正在家中翻看手机,突然收到一个名为某某县委书记的微信好友添加,刘某看到该微信账号头像正是其县城县委书记,便通过了好友申请。两人简单聊了一会后,该县委书记表示自己有一笔款需要转账至其表哥的银行卡上,但自己转账不太方便,想让刘某帮忙转一下。刘某见状不好推辞,便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号转账33万元,并告诉该“县委书记”已经成功转账,此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